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部分 (1 / 5)

¤╭⌒╮ ╭⌒╮歡迎光臨

╱◥██◣ ╭╭ ⌒

︱田︱田田| ╰……

╬╬╬╬╬╬╬╬╬╬╬╬╬╬╬版 權 歸 原 作 者

整理

附:【】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西晉那時的權謀詭計

張璟琳 著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上二世而亡的王朝並不鮮見,前有秦朝後有隋朝,但是秦末與隋末的亂世全都適可而止,時間跨度在十年左右,這段卵石就像社會動了一場大手術,血流遍地。然而傷口癒合之後,崛起了'漢'與'唐'兩位巨人。西晉則不然,它亡得不僅快,還亡得很徹底;不僅亡了國,還亡了天下。胡人從極北苦寒之地一路向南,兩漢以來的赫赫武功掃地無遺。'犯我強漢者,雖然必誅!'成為笑談痴語。殘存的晉室宗族龜縮到江南一隅,依仗長江天險偏安苟活這個殘局,後人拾掇了三百多年才重新拾掇出一個完整的王朝。其間有多少人受戮於戰場,有多少人枉死於暴政,又有多少人瘐斃於顛簸流離?

晉朝由治轉衰的轉折點就是'八王之亂'。它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亂世——'五胡亂華'。

第一章 悲劇的前奏

一、臨終的皇帝

魏元帝曹奐鹹熙元年(公元264年),年近而立的司馬炎還立在父親司馬昭巨大的蔭庇之下,他當時是曹魏的新昌鄉侯,官職是中撫軍,主要職責是統領禁軍,衛戍京師。這是權臣父子的傳統分工模式:父親領軍在外討伐異己,兒子留守京師,監督傀儡皇帝與朝中百官,當年曹操、曹丕父子也是如此。

但是司馬昭似乎對兒子缺乏充分信心。這一年年初,奉命遠征的鎮西將軍鍾會消滅了蜀漢之後,野心膨脹,企圖擁兵自立,司馬昭親率大軍西征,因為擔心後院起火,司馬昭挾持魏帝曹奐一同去了長安。

血戰最終並沒有爆發。此前司馬昭對鍾會的野心有所預料,特地任命能謀善斷的衛瓘為監軍,隨行入蜀以備不測。衛瓘不辱使命,鍾會剛樹起叛旗,衛瓘就策動魏軍譁變,殺死鍾會及其黨羽,控制蜀中大局。巴蜀二十二郡正式劃入曹魏版圖,被收編為第十三個州,益州。到了晉朝,益州一分為三,由北到南分別為梁州、益州、寧州。

隨著蜀漢的滅亡,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三分天下的格局終於被打破。表面上是曹操的後人正在實現其先祖“天下歸心”的理想,而實際上此時的曹魏政權也已經日薄西山,即將笑納這個天下的人,複姓司馬。

同年三月,司馬昭進爵為晉王。十月,司馬昭立長子司馬炎為晉王太子。此時的司馬昭,九錫也受過了,對內的一切反對勢力都已經剿平,萬事俱備,只欠魏帝禪位。

司馬昭沒有等來做皇帝的這一天,他在次年(公元265年)八月病死,司馬炎嗣位晉王。同年十二月,魏帝曹奐禪位給晉王,這一年司馬炎正好三十歲。所謂三十而立,司馬炎的起點比較高,一立就是個皇帝。

司馬炎改鹹熙二年為泰始元年。

泰始,這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一個年號,也是晉朝的第一個年號。泰者,安也。司馬炎是想詔告天下:從今開始,天下要安定了。

泰始這個年號用了十年,但是天下並沒有實現真正的安定,三國亂世尚未完全謝幕。江南孫吳政權依仗著長江天險負隅頑抗,兩國在漫長的邊境線上時有交鋒。

泰始十一年春(公元275年),司馬炎改元咸寧。

咸寧,這是晉武帝的第二個年號,還是祈禱天下安寧的意思。

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十一月。經過十多年的精心準備,晉國出動二十萬軍隊,分六路進攻孫吳。孫吳當時國貧民困、人心思變,晉軍摧枯拉朽一般,橫掃

沒有了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