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部分 (1 / 4)

次年,劉淵進逼晉陽,東嬴公再次向拓跋猗戦借兵,拓跋猗戦派出輕騎數千,臨陣斬殺匈奴將領綦母豚,解東嬴公之圍。但是沒過多久,拓跋猗戦就病死了,隨後鮮卑內亂不止,東嬴公無法再求得援軍,在幷州每況日下。

東嬴公勉力支援了兩年。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十二月,也就是“八王之亂”落下帷幕的這個月,彈盡糧絕的東嬴公(當時已增封為東燕王)棄州而逃,從狹窄的井陘越過太行山向東逃竄,跟隨他一起逃亡的有幷州官民二萬餘戶。這些流離失所的難民形成了一股軍事力量,這股軍事力量在西晉末年的北方抗擊匈奴、羯人,態度最堅決、鬥爭最頑強。這股軍事力量的名字十分悲壯悽慘,叫“乞活”。

接替東嬴公擔任幷州刺史的是劉琨,劉琨在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初到晉陽赴任,他如此描述沿途所見幷州之慘狀:“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好容易到達晉陽,劉琨發現那裡已是一遍廢墟,“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三、劫乘輿

不提匈奴荼毒幷州,且說洛陽。

成都王的政治生命自從逃離鄴城之日起就已宣告結束,所以洛陽雖然有皇帝,有皇太弟,有諸多王侯,有三公九卿,發號施令的卻是張方。張方的軍隊早已是臭名昭著,此番二進洛陽絲毫不改惡習,反而變本加厲。關中軍城內城外四處擾民,搞得洛陽雞飛狗跳,一片烏煙瘴氣。

隨著齊王、成都王等最強藩鎮的沒落,原本力量較弱的豫州都督范陽王、徐州都督東平王等人有了話語權,開始變得舉足輕重。范陽王看到張方在洛陽胡作非為,實在不像話,於是就與東平王司馬楙、河南尹周馥聯名上書,要求張方撤兵回關內。

說是上書給惠帝,實際是寫給張方與河間王看的。范陽王棒打落水狗,將一切罪過都推諉成都王,說成都王“受重之後,而弗克負荷。小人勿用,而以為腹心。骨肉宜敦,而猜佻薦至。險詖宜遠,而讒說殄行”。言下之意就是說成都王能力不強、親近小人、猜忌骨肉、聽信讒說,導致天下大亂。

罵完成都王,范陽王又將河間王與張方誇了一通,說河間王“惇德允元,著於具瞻,每當義節,輒為社稷宗盟之先”,說張方“太宰之良將,陛下之忠臣”。這一貶一褒之間,就將昔日成都王、河間王之間的聯盟給忽視掉了,河間王由罪臣一躍而成為功臣。

客套話說完,忠奸褒貶的基調確定之後,范陽王轉入實質性話題。他說,張方雖然是忠良,但是這人性格有點瑕疵,“受性強毅,不達變通,遂守前志,已致紛紜”,意思就是說張方有點固執,不會變通,本意是好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導致“紛紜”。所謂“紛紜”是范陽王有意輕描淡寫,意思就是“導致洛陽亂糟糟”,張方的所作所為何止“亂糟糟”,他的部下劫掠宮女、挖掘皇陵、光天化日裡搶劫殺人,按《泰始律》張方全家死十次都不止。

范陽王認為,張方就是因為罪惡深重,怕遭秋後算賬,所以才不敢撤兵回關中。范陽王安慰張方你放心的走吧,你不過就是強姦了一些宮女,挖開幾個墳墓,殺幾個草民搞點錢花花而已,“原其本事,實無深責”,再說回到關中有河間王給你撐腰,誰能把你怎麼樣?你快走吧。

勸完了張方,范陽王又開始勸河間王,內容是老調重提分陝而治,潼關以西河間王說了算,潼關以東河間王就不要過問了。

那麼潼關以東誰說了算呢?范陽王支支吾吾語焉不詳,他只是很籠絡的說,朝政方面可以交給司空東海王、司徒王戎等人,至於軍事方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