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謹妃的臉色漸漸變好,韻兒再次開口勸慰道:“太后娘娘如今年歲也大了,自然是做不得皇上的主,娘娘只需要好好把握住皇上的心就是了。”
謹妃點了點頭,開口道:“也是,宮中的一切可都是皇上說的算。”
“太后那個老女人,自從本宮進王府的時候她便不喜歡本宮,本宮也不知道是哪裡得罪了她。”
“若不是當著先帝想要安撫我們鈕祜祿氏氏一族,只怕我也不會被賜給皇上為側福晉。”
“不過我也確實看不明白太后的用意,她明明是烏拉那拉氏的女子,為何不扶持烏拉那拉氏的女子做皇后,反而對佟佳氏那般看重。”
韻兒:“佟佳氏一族是先帝的母族,許是看在這個,太后娘娘才這般看重皇后吧。”
謹妃不屑一笑,隨即開口道:“什麼先帝母族啊,咱們心裡跟明鏡似的,孝懿太后不過是從前養育了先帝幾年,若不是昔日的烏雅氏犯下了罪過,只怕聖祖也不會改了先帝的玉碟。”
“她們佟佳氏一族不過是靠著孝康章皇后,這才從漢軍旗升到了滿軍鑲黃旗,泥腿子出身的佟佳氏,又怎配和我鈕祜祿氏相提並論。”
“我鈕祜祿氏也是後族出身,家中子弟更是得力,從前孝昭仁皇后還在時,孝懿太后只是後宮的貴妃。如今佟佳氏如今已經出了兩位皇后,這後位,也該輪到我們鈕祜祿氏的女兒再坐一坐。”
弘暉登基的第五日,命婦福晉們也都來到宮中給皇后娘娘請安,如今宮中還有太后,自然要先來拜見太后,再去拜見皇后。
果郡王府,琇瑩一大早便梳洗打扮,帶著自己的三個兒女還有浣碧所生的文瑤,叫上孟靜嫻和文萱,幾人一同來到了宮中。
先來到壽康宮給宜修請安,宜修看著面色紅潤的琇瑩,便知道她這些年的日子,想必過得十分如意。
果郡王的這位福晉,不過,如今該稱呼她為果親王福晉了。
弘暉登基,果郡王榮升一級,如今該稱他果親王了。
昔日甄氏和允禮一事被柔則告發,偏偏那日允禮突然中風,一切都太過於巧合。
更何況,在果親王甦醒的第二日,琇瑩便遞了摺子,說要讓果親王離京休養。
想來必定是她發現了什麼,這才先下手為強。
宜修是聰明人,自然是更願意和聰明人說話。
琇瑩帶著孟靜嫻和孩子們朝著宜修規規矩矩的行禮。
“臣妾鈕祜祿氏攜側福晉孟氏給太后娘娘請安,太后娘娘千歲金安。”
宜修嘴角帶笑,連忙叫起。
“快起來吧,剪秋,看茶。”
“多年不見,十七弟妹的氣色變得好些了。”
琇瑩:“太后娘娘謬讚了。今日想著來給太后娘娘請安,臣妾裡三層外三層的鋪了好多粉,這才讓自己的氣色好些,想著太后娘娘看到臣妾也舒坦些。”
宜修看向琇瑩身邊的元瑾,元瑾是琇瑩和果親王的嫡長子,如今已快七歲,昔日在宮中上書房同皇孫們一同學習,如今弘暉登基,也該為皇子們挑選伴讀了。
元瑾素來行事有度,許是隨了他的額娘,文采不錯,人又謙卑有禮,年歲又和舒窈的次子永瓚差不多。
難怪舒窈看上了元瑾,在自己面前說了好幾次想讓元瑾給永瓚做伴讀。
若是元瑾和永瓚一同讀書,想來也是好事。
“這就是元瑾吧,許多日子不見,如今已經這麼高了。”
琇瑩:“小孩子長得總是快些,元瑾,快來給太后娘娘請安。”
元瑾又規規矩矩的行了一禮。
宜修繼續開口道:“這孩子行事有度,年齡尚小,但看起來十分穩重。如今元瑾也在上書房讀書,皇后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