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達一百多家配套工廠,總職工超過15萬人!”工程師40歲左右但說到這些也由衷的自豪。
朱榮組長曾經作為國家燃動局副局長,與石油化工行業也有很深的淵源。
他對林強生說道:“如果401專案協議達成,東星的石油石化廠的建設可以大量使用國內的石油化工機械,這樣不但節省外匯而且我們很多裝置的質量也可以和國外產品媲美!”
王濤廠長笑著說道:“而且都在國內還節省了運輸成本,而且後期維護我們也可以負責給你個優惠價,比照國外公司我們大慶油田就方便太多了!”
萬春鵬和王濤也是打著這個主意,在他們看來大慶油田每年賣出不少石油雖然也能為國家賺取大量外匯,但如果外商採購他們的機械那就更好了,那他們油田就更開闢了一項財源,而且在國內石油化工機械領域算是第一個創造外匯的企業!
隨同來的還有石化設計院的院長,他和兩個技術員正拿著圖紙和林強生帶過來的幾位外國工程師在不斷的討論。
林強生當然也想盡量採購國內的產品以節省成本,最起碼後期維護就方便了很多,於是他點頭說道:“採購方面會盡量向國內傾斜,但是我更希望你們產品的質量品質和技術水平能夠提高一些,最起碼要達到國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水準,因為我們東星集團在歐美幾家石油公司所能買到的技術也是很先進的!”
說著林強生向兩人說道:“我們的質檢是非常嚴格的,希望你們的產品過關!”
王濤和萬春鵬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兩人覺得這實在是現世報!
他們先前拒絕向東星提供每年500萬噸石油,導致兩方的關係有些僵化。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國家的石油資源也不是他們說了算的,上面想要賣給誰大慶油田也的確不能自作主張,這需要上級主管部門研究決定。
朱榮也知道這個事情,林強生打算每年向國家採購500萬噸石油,由於採購量龐大這就不是一個可以輕易下的決定了!
當然,林強生也做好了一場馬拉松式的談判的準備,即使王永慶有TW背景又有統戰需要,臺塑和國內也還談了將近3年的時間!
林強生有些耐心但他也很容易被一些情緒所影響,就比如現在國內約束在企業頭上的條條框框,什麼配額啊什麼照顧各方的需要啊!
林強生開始想和大慶油田的下屬幾個油田合資成立一家股份制石油石化企業,但國家對這石油資源方面的合作存有顧慮。
大慶油田是國內唯一一個能夠每年穩產5000萬噸石油的企業,每年創造的外匯位居國內第一。無論是掌控能源還是穩定創匯又或是照顧睦鄰友好,都不可能把它拿出來和外商合資的。國家卻又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參與東星集團的合資企業,又不肯出油田又沒錢,主管機構和上層領導一時陷入到了兩難境地!
林強生心中其實還另有算盤,他知道中國在七八十年代大量的用石油出口創匯,大慶油田大搞連年增產猛力出口。
現在的中國還處於擺脫了貧油國帽子的興奮情緒中,覺得自己天不怕地不怕連大自然都能征服!
這其中大慶油田出力最多,每年5000萬噸石油大部分用於出口,竟然連續幹了20年真可謂功不可沒!
但在九十年代初期,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用油量逐年增加,到那時的中國就會從一個石油出口國迅速的變為一個石油淨進口國!
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我們的石油產量沒有趕上經濟增長沒有趕上石油需求量的原因,但更多原因卻是以大慶油田為首的中國石油行業為了出口創匯盲目進行擴產揮霍了本該細水長流的不可再生資源,傷了中國石油的元氣!
這些油企年年拔產量大搞計劃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