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威脅本王?”趙弘潤似笑非笑地問道。
“不。”趙來峪搖了搖頭,忽然展顏笑道:“肅王,王氏小輩的低劣伎倆,自然難入肅王的眼界。而老夫這邊,亦有一條計策,可使肅王你身陷其中,數月乃至數年,都無法抽身。當然,老夫是不會用這條計策的,哪怕我趙氏一門被肅王整垮。老夫只是想知道,不知肅王你是否對這條計策感興趣?”
“哦?信心滿滿嘛!”趙弘潤聞言雙眉一挑,似笑非笑地說道:“將你心中的妙計說來聽聽。”
趙來峪捋了捋鬍鬚,平聲靜氣地說道:“無他,只是叫人毀了城外的春田罷了。”
“……”
趙弘潤聞言一愣,數息後下意識地皺了皺眉。
隨即,在經過仔細思忖之後,他臉上的表情變得愈來愈凝重。
這老傢伙……果然有點能耐!(未完待續。)
第583章:趙來峪的毒計
叫人毀了城外的春田,這看似沒頭沒腦的一句話,但經仔細分析後,意義就大為不同了。
要知道,安陵是典型的農耕城縣,該城大半的收益,來自於農田的耕種,而最主要的,則是種植穀物與棉花。
注:真實歷史中,棉花據說是南北朝時期在邊疆種植,宋代前後傳入內地,並於明代推廣至南方。但本書是架空,是的,再對某些指責本書年代混亂的書友說一句,本書,是架空,架空架空架空(略一萬字)。
在魏國,穀物的種植在三月下旬至四月,而棉花則在四月初左右,因此算算時間,眼下這時節,安陵差不多該是播種的時候。
這個時候若派人毀了城外的春田,那可真是要了安陵縣的老命了,因為一旦延誤了播種期,就意味著該年安陵縣將沒有任何收成。
沒有任何收成,就意味著安陵城內,無論是貴族還是縣民,將沒有絲毫收益。
若果真發生這種事,貴族尚且可以依靠家財活下去,可是那些縣民呢?要知道魏國的平民雖然生活條件遠比楚國的平民要好得多,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家中藏著足夠吃用一年的銅錢與銀兩,沒有收入,就意味著要餓肚子。
而一般當平民開始捱餓,那就離暴亂不遠了。
暫且不論暴亂不暴亂,先來分析趙來峪的這條毒計。
首先,當得知城外的春田被毀後,安陵縣內的平民會有怎樣的情緒?
答案是驚恐,隨即,這份驚恐便會化作憤怒。
而這份憤怒會施加給誰呢?
更直白地說,安陵縣內的縣民,他們會懷疑誰呢?
似王氏一門等城內的貴族,會被第一時間排除在嫌疑者之外,因為似王氏、趙氏等城內的貴族,他們在城外也有大量的田地,他們的損失只會比一般平民家庭大,因此,他們不會受到懷疑。
其次,就是趙弘潤這位肅王的勢力。
但趙弘潤貴為肅王,又是他們魏人的皇子,且以往的風評極佳,更曾被魏民譽為挽救國家的英雄,因此,他也不會被懷疑。
那麼,還有誰?安陵,還有誰可以懷疑呢?
對的!
還有安陵城外的五萬餘難民!
別以為當初阻擋城外五萬餘難民進入安陵,這只是王郴、趙成恂等貴族子弟迫使安陵縣縣令嚴庸所為,事實上,安陵城內的平民亦不情願那些難民湧入城內。
理由很簡單,因為安陵雖說是大縣,但縣內人口總共也就三四萬左右而已,倘若一下子湧入五萬左右的難民,那麼城內的資源自然要被難民奪走一大半。
人心,都是存在自私的。
只有像召陵縣,像這種經歷過楚國侵略、屠殺的縣城,當地的民眾才會拋棄私念、同仇敵愾,寧可城內人人每日只喝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