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怕因為這樁事而得罪了司馬安,只能說是趙弘潤真的很好奇,那位備受百里跋推崇的碭山營大將軍,是如何單憑三四千步兵,在幾乎沒有多少損傷的情況下,擊潰了楚將子車魚的萬餘楚兵,並將其全部殲滅。
那儼然是一位非常擅長打仗的大將軍。(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六章:屈塍獻計
趙弘潤與陽城君熊拓,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得知了蔡河地段的戰報。
當碭山軍的大將軍司馬安命人將任務完成的口訊報之給趙弘潤的同時,楚將子車魚所率領的那支船隊,那些僥倖並未嚴重受損的戰船,戰船上的楚兵亦返回了鄢水附近,將這次奇襲大梁的結果彙報於陽城君熊拓。
當聽說陽城君熊拓聽說奇襲失敗,非但戰船幾近全部損毀,就連那三萬士卒亦傷亡殆盡時,於當場驚地目瞪口呆,半響難以回過神來。
然而更讓陽城君熊拓感到心痛的,還得數大將子車魚的戰死。
子車,這是楚國的一個大姓,雖說子車魚不算是子車氏家族中獨佔鰲頭的俊傑,但也稱得上是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更何況他跟隨熊拓多年,是熊拓最信任的麾下大將之一。
因此在熊拓眼裡,子車魚的戰死,要遠比戰船盡毀、三萬士卒盡亡更加讓他心痛。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戰船可以再造,士卒可以再徵募,可是有才能、能領兵的將領,卻是可遇而不可求。
“魏人怎麼來得及在蔡河築壩蓄水?”
陽城君熊拓簡直難以置信,難道魏人有未卜先知的本領麼?
事實上,主導了此事的趙弘潤並沒有未卜先知的預知本領,他只不過是因勢利導,“引導”著楚軍利用戰船的便利去兵襲大梁罷了。
子車竟然兵敗戰死……
被緊急召見至帥帳的宰父亙、連璧以及屈塍三人,想法不一。
宰父亙與連璧二人固然是深恨不已,畢竟他們連同子車魚,那是陽城君熊拓麾下效忠多年的大將,彼此頗有交情,如今子車魚戰死。好比是魏人殺了他們的兄弟,斬斷了熊拓的一條臂膀。
而屈塍,卻對這個訊息不知究竟該報以什麼情緒。
平心而論,雖然他投降了趙弘潤,並且也沒有向陽城君熊拓透露實情,或者舉報谷粱崴、巫馬焦、伍忌三人。但是骨子裡,他其實並不情願真的歸降魏國。
想想也是,他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楚國貴族,哪怕是旁支,但好歹也是屈姓貴族,何以能心無波瀾地歸降魏國?
因此,在回到陽城君熊拓的楚營之後,他便沒有絲毫行動,不想谷粱崴與巫馬焦二人。日思夜想地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讓趙弘潤所率領的魏兵打敗陽城君熊拓。
屈塍仍在觀望,或者說,他仍在猶豫。
好在趙弘潤也沒有直接命令他做什麼事,因此,屈塍倒是也可以繼續觀望,繼續猶豫。
然而,觀望局勢總是有盡頭的,無論早或者遲。他總地最終做出選擇,究竟是魏國還是楚國。
倘若說前幾日宰父亙率領六萬楚兵強攻魏國的鄢水大營。久攻不下,屈塍對此倒是沒有什麼別的看法,可眼下子車魚率領戰船隊伍奇襲大梁失敗,損兵折將不說,就連身為大將的子車魚亦戰死沙場,這就難免讓屈塍產生別樣的心思。
看來這場仗。熊拓打得越來越艱難了……
屈塍默默地思忖著。
記得在收納了三萬原熊琥軍士卒後,陽城君熊拓麾下兵力曾達到十一萬,可連線兩場大敗,一場魏國鄢水失利,一場子車魚率領戰船隊奇襲魏國都城大梁失敗。導致熊拓麾下的兵力瞬間縮水至八萬。
看似是又回到了本來的兵力數量,於糧草危機之事而言似乎是好事,可事實上,這八萬楚兵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