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弘潤想了想,說道:“告訴熊拓,躲在一旁看戲沒什麼意思,不如跳入場中一起打個痛快。齊王呂僖尚在時,他楚國不是被齊國打壓了二十幾年麼?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報復齊國,順便,還可以讓他刷一刷武功,我才不信,當初好戰黷武的熊拓,這次還真能忍得住性子,在旁圍觀。……不過,別指望本王會給他什麼好處,若他聰明的話就應該明白,我大魏才是最後的勝出者,勸他儘早站在我大魏這一方,日後一同以勝利方的名義,分享得勝國的待遇。”
……
禮部尚書杜宥表情古怪地看著眼前這位太子殿下,心下暗暗表示:這果然是相當強勢的一番言論。
只不過,過於強勢了吧?
什麼都不想付出,就想楚國白白為他魏國出力,這不太現實吧?
想了想,他暗示道:“殿下,只是這樣的話,或許……恐怕不能說動楚國。”
趙弘潤聞言摸了摸下巴,說道:“那就再加一句。……若楚國打下齊國的城池,哪怕是齊國的王都臨淄,本王都將堅定不移地支援楚國對該座城池的所有權,並在日後齊國進犯楚國時,援助楚國。”
聽聞此言,禮部尚書杜宥又暗示了兩回,見趙弘潤主意已決,便懷著尷尬的心情返回了垂拱殿。縱使是身為魏人,他也對這位殿下的‘吝嗇’感到有幾分尷尬。
當然,相信到時候最尷尬的,應該是他推薦的使臣唐沮,兩手空空去見城君熊拓。
幾日後,被趙弘潤從河套地區調回了商水軍,也陸續抵達大梁。
而此時齊國那邊,北海軍與琅琊軍已穿過魯國,正式進駐宋郡東部。
在得知此事後,趙弘潤意識到時機來到,出人意料地釋出詔令,改太子府為天策府,總攝魏國一概對外戰事。注:最後還是決定採用天策府,雖然書友們是很積極沒錯,但是什麼神盾局、戰忽局、國防部,怎麼看都不貼合這個時代啊。
並且,他自封為天策府上將軍,總括此番魏國與宋郡北亳軍、以及跟齊國的戰事。
這份詔令一出,大梁朝野為之譁然。
魏國的平民當然很雀躍,畢竟趙弘潤從十四歲起,近十年來南征北戰,從未有過一次戰敗,雖然這次與對齊國這個舊日的霸主為敵,但魏人們相信,只要有太子趙潤親自指揮戰事,那麼這場仗,他魏國就贏定了。
而不同於與魏國平民階層的擁護,朝廷百官對於這份詔令竭力反對,倒不是反對趙弘潤將太子府改為天策府,關鍵在於趙弘潤這位太子殿下居然要親征,這簡直就是撥動朝中百官的神經,挑戰他們的容忍程度。
開什麼玩笑?!
從來只有在戰事艱難的時候,一國君主為了振奮軍隊計程車氣,故而決定御駕親征說白了,很多時候這不是君主為了炫耀武功,而是實在沒有辦法了。
而在君王選擇御駕親征的時候,前者基本上也會提前立下遺囑,一旦君王在戰場上駕崩,後方的朝廷立刻擁立遺詔上的儲君,使國家不至於發生太大的動盪。
可誰聽說過有儲君率軍出征的?
萬一儲君在戰場上有何不測,那該如何是好?
不得不說,這次趙弘潤還真是觸及了禮部尚書杜宥等朝中百官的底線,以至於在詔令下達後不到半個時辰的工夫內,杜宥便糾集垂拱殿內朝與外朝百官,浩浩蕩蕩地殺到東宮,意在阻止那位太子殿下的恣意妄為。
看著這一幫朝臣面色凝重地前往東宮,宮內的禁衛都被唬住了畢竟魏國近百年來,哪怕是在被後人暗中評價為昏昧的魏王趙慷時期,都未曾發生過朝中百官到宮內遊行的這種事。
而對此,禮部尚書杜宥也做好了被免職的心理準備,索性就脫去了官服,去掉了冠佩,穿著打扮跟個平民老頭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