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昭武十年十月中旬前後,藍田君嬴謫坐船抵達魏國的王都雒陽。
得知藍田君嬴謫到來,魏王趙潤當即派人請嬴謫入宮,並設宴款待後者。
別看魏秦兩國的關係現如今變得越來越緊張,但這並不影響一向親近魏國的藍田君嬴謫在魏國的人際關係。
在酒席宴間,藍田君嬴謫對魏王趙潤與秦妃嬴瓔說道:“王兄年事已高,欲扶立太子繼位,然太子遂至今尚無後嗣,恐登基繼位後不能使國人心安,是故王兄欲擇一子過繼給太子遂,商君趙興年已十五,魏王與秦妃可願意將其過繼給太子遂為繼子,日後可繼承我大秦之基業。”
這一番話,聽得魏王趙潤與秦妃嬴瓔皆是一愣。
半響後,嬴瓔噗嗤一笑,似笑非笑地說道:“本宮那位父王,還真是不死心吶……”
在旁,魏王趙潤亦笑而不語。
正如秦王所猜測的那樣,他女婿魏王趙潤當然不會答應這種事,甚至於,就連秦王的女兒嬴瓔都不會答應。
雖然藍田君嬴謫描繪地很好,說什麼兄(趙衛)執魏國、弟(趙興)掌秦國,但事實上,卻是取禍之道。
蜀國與苴國就是前車之鑑。
最初的苴國國主,跟那一代的蜀國君主就是親兄弟,可後來怎樣了?三代之後,苴國與蜀國的關係就日漸疏遠,反而與巴國頗為親近。
而近幾年,苴國的君主為了擺脫蜀國對他的控制,竟然輕信了秦國的承諾,甚至幫助秦軍攻伐蜀國,結果呢,秦軍主帥王戩先滅蜀國,回頭再滅苴國,直接將這兩個國家都給滅了。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擺著蜀國、苴國的例子在眼前,趙潤絕不會讓他魏國留下隱患,使日後秦魏戰爭,演變成他趙氏王族子弟間的同室操戈。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當世的王,就只能有一位,當代是他趙潤,下一代多半是太子趙衛,趙潤絕不會再扶持‘商君趙興’成為秦國的君主,否則縱使這對兄弟倆不起矛盾,他們的後人也絕對會為了己國利益而自相殘殺。
似這種事,趙潤已經看得太多太多了。
正因為如此,趙潤最終拒絕了藍田君嬴謫的提議。
見勸說失敗,藍田君嬴謫只好帶著失望返回秦國。
時至魏昭武十一年春季,魏秦兩國的戰事已越演越烈。
在河套那邊,秦將渭陽君嬴華正面迎上魏將廉駁,雙方在廣闊的河套地區展開惡戰。
雖然魏將廉駁自身屢戰屢勝,但朔方守趙成嶽與九原守馮、雲中守公仲朋等幾名魏將,卻在與秦軍的戰爭中沒有討到什麼便宜,以至於戰況一度僵持下來。
得知河套戰事不利,桓王趙宣遣太原守樂成、陽邑侯韓徐二人率軍支援廉駁。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樂成是作為援軍而來,但廉駁對這位曾經的副將,卻沒有什麼好臉色,只是礙於彼此當前都在魏國為將,才勉強壓下對樂成的敵意。
不得不說,雖然廉駁與樂成有隙,但不可否認的是,二人皆是出色的將領,哪怕不需要言語溝通,也能明白對方的戰略意圖,就像東線那邊的樂弈與田耽,這使得秦軍在河套地區的優勢被大大削弱。
而此時在河西郡,秦將公孫起同時面對河西守司馬安、河東守魏忌、桓王趙宣三方的魏軍,短時間內亦難以破局。
至於三川郡這邊,陽泉君贏則對上了魏國的安平侯趙郯。
此前,趙郯麾下的兵力並不多,但是自從前幾年雒陽內亂那場鬧劇過後,魏王趙潤便明升暗降削了龐煥幾人的軍權,此後不顧朝廷士族的反對,將這支鎮反軍派往三川郡的西部,交予安平侯趙郯統率。
畢竟,安平侯趙郯亦是頗為擅長領兵的趙氏族人。
就這樣,魏秦兩國的戰場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