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李超建立城堡,防範森嚴,有護衛隊,有民兵,山夷也不敢輕易下手。
一個微妙的平衡。
李世民現在比較期待李超能早點去越國,越國在嶺南百越的背後,李超帶著五千兵打下這塊地方,在那建立城池,設立州縣,成為大唐的諸侯。
對於百越俚獠來說,那就無疑於一根刺了,或者是一把刀。
不管怎麼說,大唐的諸侯與那些羈糜的酋帥相比,當然是諸侯才是自己人。畢竟,酋帥們那是世襲領主,他們既不納稅也不服役,手下的人口也不是朝廷的編戶齊民,連他們的地盤那都算不上朝廷的疆域。
諸侯們的封地就不同了,就算是諸侯領地,可土地也都是朝廷疆域,上面的百姓也都是編戶齊民,諸侯只不過是能分享三分之一的稅賦而已,其餘軍事民政稅賦等,可都歸朝廷。
兩相一對比,李世民恨不得現在就把嶺南之地全變成諸侯封地。
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
得隴而望蜀,人莫不如此。
大唐開國之初,李家只要嶺南安穩就行,因此當李靖平定蕭銑,順江南下,東南各地紛紛望風歸降之時,嶺南之地的馮盎、寧長真等酋帥們請求承製授其官爵時,朝廷很快答應了。
馮盎、寧長真等人的歸附,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按照以前的舊例,他們各家依然世襲其地,世襲其職。說白了,也就是名義上的歸附而已,實際上他們依然是當地的土皇帝。
當時大唐剛結束中原大戰,北方突厥還虎視眈眈,因此對於嶺南這些酋帥們的要求,也是很痛快的答應了。甚至唐改隋郡為州,朝廷還一下子把本來二十餘個正州的嶺南,新增到八十多州,其中新增了五十餘州州,這些州就是為了安撫那些大小俚獠酋長們的。
可此一時,彼一時也。
“陛下,欽州刺史寧長真派人入京,貢合浦大珠。”內侍稟報。
欽州,在嶺南之南沿海,按大唐新的行政區別,歸屬於廣西道。
聽到寧長真這個名字,李世民眉頭皺了皺,寧長真,嶺南酋帥首領之一。寧家祖籍本是在中原,南朝宋時其地被北魏吞併,寧氏家族便舉家南下。後來寧長真祖父寧逵出任定州刺史,總督九州諸軍事。南朝陳時,遷任安州刺史,成為寧氏欽州始祖。
寧長真的父親甯猛力也挺有意思,他世襲其父的安州刺史職,因為與陳後主是同日而生,貌有貴相,於是陳亡後,他認為理當代為天子,因此不願意降隋,憑險自固,後來楊堅派人前往安撫,又治好了他母親的病,他才歸附。
開皇四年,改安州為欽州,繼任刺史。甯猛力死,由其子寧長真襲。
寧長真的妻子,是高州馮氏家族女,也就是馮盎的兄弟馮暄的女兒。馮寧兩家聯姻,聲勢更大。
武德五年寧長真歸附時,朝廷授他的職是欽州總管,總管寧家控制的數州之地。後來朝廷取總管制,又改授他為欽州都督、刺史。
再後來,朝廷又取消了都督制,於是寧長真便只是欽州刺史了。
短短几年,從總管到都督再到刺史,從統數州之地到只統一州,寧長真看著大唐越來越強,也是有些擔憂的。
雖歸附大唐幾年,但寧長真等嶺南酋帥們卻從沒去過京師朝集。
每次,他都只派下面人去朝集,順便進貢點特產。
欽州的特產就是合浦大珠,也稱為走盤珠,南珠。是珍珠裡最上等的,歷來深受喜歡。只不過去年派去進貢的手下卻沒完成任務,因為皇帝居然沒有接受。
皇帝給的理由是道遠勞人。
這算什麼理由?
朝廷每年讓地方官吏朝集,一年一趟,豈不更勞人?而且此前幾年,他也年年送合浦大珠,可朝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