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地守護秦國社稷,想必,這亦是那取秦而代之的漢朝君王想到的吧。
自夏商周以來,再算上這亂世五百年,諸王諸侯皆亡於貴族刀劍之間,從無一國是亡於庶民“起義”,可我大秦偏就這麼亡了。
多謝小崽,讓寡人意識到“民心”的分量,得民心之君,方可守得住天下!
嬴政連夜命人抄錄火炕製作圖紙,第二日果然下了詔令:由各地鄉里郡縣統計需要修葺的房屋,經核查後即刻派人修葺,一應費用由朝廷支出;同時,各縣挑選冬日賦閒勞動力300人,至郡中學室統一學習盤炕之法,另挑300人挖取黃泥備用,待前者學成後立即開始盤炕;再者,產煤之地按每戶發放10石火炕之煤,不得轉讓售賣,至於不產煤之地,則允許庶民進山砍伐柴薪。
當然,這扶貧規則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秦國戶籍登記十分嚴格,其中包括家家戶戶的人口、職業、財產等方面,此規則只適用於官府處登記的、人均收入摺合每月三石米以下庶民家庭。
別看排除了富貴人家,實則朝廷亦要支出一筆不菲的開支——因為,人均每月一石糧食的貧寒庶民之家,才是秦國大地上人數最多的。
當然,嬴政早朝此詔一出,便招致部分大臣的不滿,認為這般浪費朝廷之力扶持庶民,實乃暴殄天物,而且有違商君“不與民富”之法。
但直率的武將不在,眾人依然不想當出頭鳥,個個都等著素日最保守的左丞相出來說話呢。
偏生,隗狀見嬴政方才又拿出仙界新種子,正高興盤算著來年播下後的收成呢,再者,他如今認定“反正我王有仙女幫襯,大秦往後有享不盡的富貴,眼下不打仗國庫又充裕,今日這點小恩惠,王上要施便隨他吧”,竟比李斯還更快地站了出來力挺嬴政。
王綰見狀也急忙站了出來,李斯倒被他倆的神速襯托得看起來有點怠工了,不過他此刻倒不在意這個,而在膽戰心驚地想另一樁大事,“王上此舉,莫非有舍法家而趨儒家之意?”
總之,不管眾人究竟是如何想的,在君王意志大於一切的時代,嬴政的詔書隨著盤炕之法,很快被快馬送往全國,一時之間,高效的秦吏們開始謹遵君王的意志,緊鑼密鼓地安排為庶民們修屋、盤炕、發煤、量柴。
如此一來,每日跑去面朝咸陽方向咚咚磕頭的百姓越來越多,很多地方的鄉間小道之上,一到日暮時分便烏泱泱跪滿了百姓,竟有後世朝聖者之壯觀景象——淳樸的庶民們啊,是在以這種方式感恩他們的好君王!
這一年冬日,許許多多老秦人流著幸福的眼淚坐在炕間,為自家剛出生的嬰孩起名為“敢”“守”“恩”,是為了提醒他們——汝等要永遠感恩王上的恩德,在敵人來犯時要第一時間衝上去,勇敢地守護大秦!
而那些原屬六國之地的新秦人,也在鋪著稻草的溫暖炕上,不時殷殷提醒子孫,“爾等雖出生於舊國之土地,但舊國之君於吾家,除卻年年收稅,並無半分恩惠,家中一蔬一飯皆是吾等從地裡刨出來的!爾等莫要忘了,今日之暖炕來自何人,這天下間吶,只有秦王這位好善君,才惦記著我們這些低賤庶民的死活!記住,爾等從今便是秦人,切勿辜負秦國!”
嬴政和明赫都沒想到,受盡戰亂剝奪之苦的老百姓,只嚐到了一點點君王施捨的恩惠,便感激地在大秦的土地上,在一顆顆稚嫩的心靈之中,自發地撒下了“忠秦君,報秦國”的種子。
與此同時, 在陽武組織人手籌備煤場的韓非,也等來了君王施恩於民的詔令,隨之同來的, 還有一輛迎接張蒼入朝為御史的二駕馬車。
原來,韓非自知以張蒼的家世和才華,絕不可屈居於自己這郡守手下, 眼下囿於無合適人手, 才想著先委屈上他一段時日,待助自己理清郡中事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