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一會就回來,大茂阿湘跟我去廚房做飯,好久沒吃川菜了,怪想的。”
許大茂笑道:“你瞧,媽就沒拿我當外人呢,不然哪有讓客人做飯的。”
三人來到廚房,譚雅麗掏出一張紙:“大茂,麻煩你把這幾道川菜做一下,我想學一學。”
接過一看,都是些不辣的川菜,再一看籃子裡食材都備齊了。
一問才知道,婁家那間餐廳除了做早茶和粵菜之外,還把川菜作為了一個特色來招攬顧客。
香江人大多不慣吃辣,但凡事都有例外,總有些人好這一口,而且川菜也並不全是辣的。
早點也有川菜,比如擔擔麵、龍抄手、酸辣粉、肥腸粉、川北涼粉、麻團等等。
許大茂奇道:“香江還能買到米粉?”
提及這個,譚雅麗頗為自豪:“都是自個做的,把綠豆、糯米和大米打成漿,倒個鍋底兒再蒸,出來就成了一片片的,拿刀切成絲就齊活了。”
嚴格來說酸辣粉應該是用圓粉,但那種需要機器壓出來,以現在的科技條件雖然能做到,但婁家並沒有購買壓面機。
許大茂豎起大拇指,讚道:“您真成,這都能搗鼓出來,這種酸辣口的香江人喜歡嗎?”
譚雅麗笑道:“說是香江人,其實還不是華夏人,什麼口味的都有,我這酸辣粉挺受歡迎的,每天都能賣完。”
“香江餐飲千篇一律,想脫穎而出,總得有點自己的特色,目前那餐廳主要是我管著。”
又說起餐廳的經營狀況,香江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各種餐廳茶樓大排檔林立,其中不乏老字號。
自家餐廳是三個月前盤下來的,看起來生意不錯,交完房租水電,發完員工的工資,所剩也不多。
目前每個月純利潤在800港幣左右,看起來是不少,可跟幾百萬的資產比起來就太不起眼了。
但不管怎麼說,總算是創造了價值,比待在家裡當闊太太強得多。
早知道婁家有餐廳,早上應該去那兒吃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那咱們這就開始了,我做慢點,您仔細瞧著。”
譚雅麗和阿湘給打下手,許大茂主廚,約摸四五十分鐘就做好了四菜一湯。
期間婁半城回來了,打了個招呼就出去了。
看他臉色不太好,似有難堪之色。
或許是覺得自家幾百萬的資產,卻淪落到靠一個小餐廳來賺錢養家,還要從女婿那裡學川菜的做法以招攬生意。
嶽老頭有點看不起廚子,曾經說過“君子遠庖廚”,而且連這句話的意思都理解錯了。
許大茂並不在意婁半城的態度,他老人家能力是有的,就是有點認死理,還特好面兒。
飯桌上的氣氛不太好,許大茂這個“不速之客”的到來並沒有讓婁半城感到高興。
當譚雅麗興沖沖地把女婿帶來了70萬現金的事一說,婁半城的眉頭鎖得更緊了。
現在香江的局勢很緊張,由內陸掀起的紅色浪潮正在沖刷著這塊彈丸之地,特別是馬上臨近國慶,軍政警界都如臨大敵。
這節骨眼突然前來,還帶來了一筆鉅款,難免不讓人多想。
思來想去,婁半城不打算在飯桌上說正事,便收拾心情,展顏和女婿說了些內陸的局勢。
吃完飯,譚雅麗和阿湘去餐廳上班,阿寧看著旺仔。
該談正事了,婁半城把閨女和女婿都叫到了二樓書房。
經過最開始的猜疑,婁半城這會反倒靜下心來,想來女婿怎麼也不會對自家不利,就算不看曉娥的面子,也得看旺仔的面子。
既然這樣,那自己還擔心什麼,至不濟也就是見招拆招罷了,出走的資本家多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