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父女是做了最壞的打算,但其實她們還是沒有想到最壞的情況。
在蘇家父女看來,這件事頂多就是牽扯到周家的老對頭谷同志,她們目前還不知道,河西省政法系統那個還不怎麼起眼的齊副書記,牽扯到的才是真正的龐大勢力,那是蘇老爺子在世也不敢正面對抗的頂級勢力。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第二天一大早,蘇靜秋就在單位找到了負責核准死刑的部門,用自己的關係調閱了周元孝的卷宗,並和負責同志說好,這個死刑核准先等一等。
這點面子對方還是要賣給蘇處長的,甚至蘇靜秋拿走了卷宗去辦公室翻看,對方也說沒問題。
隨後蘇靜秋就找了好幾個要好的同事,幾人花了一整天的功夫,逐字逐句的查閱卷宗,最後還真找出了一些問題。
然後她向負責核准的同事說明情況,都不用蘇靜秋說的多明白,對方就很配合的在核準意見上寫下了“證據不足,事實不夠清楚,發還重審”的結語。
有了這短短的一行字,周元孝就從死刑犯又變成了嫌疑人,而且至少又為他爭取了三五個月的時間。
另一邊王笠綸也讓譚局長組織人手尋找柳如煙,甚至派了一個小組前往廊坊,勢必要找到並帶回柳如煙。
周元英在得知弟弟的案子被髮還重審,王笠綸還親自過問,要公安儘快找到柳如煙後,一時間喜極而泣,對王笠綸是一個勁的感謝。
“周老師,現在短時間內恐怕也不會有什麼結果,你要不還是先回去工作吧,有什麼最新情況我第一時間聯絡你。”王笠綸建議周元英回去上班,她在這裡確實也幫不上什麼忙。
周元英因為弟弟的事已經半個月沒去上班了,再不回去單位也不好交代,於是第二天便離開了徽山。
就在周元英走後,王笠綸接到了周元義的電話,這還是兩人幾年來的第一次聯絡。
電話裡周元義表現的很愧疚,當然也很感激,甚至直接說出了以前是自己對不起王笠綸的話。
“老領導你跟我見外了,元孝在我的地方出了事,我自然是該過問的,何況現在很多證據也都顯示他是被冤枉的。”王笠綸沒有提不愉快的往事,依舊給了周元義足夠的尊重。
“不管元孝最後什麼結果,以後用得上我們周家的地方,你儘管開口。另外此事恐怕沒有表面那麼簡單,我這裡的許光明書記對我一直有意見,而他和省政法委的齊勇副書記關係不一般,你要留心一些。”周元義也在電話裡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當得知王笠綸出面幫周元孝翻案後,周元義的內心變化其實是很大的,畢竟血濃於水,他對自己弟弟肯定是有感情的,以前是顧慮太多,現在一想到王笠綸一個外人都願意出手幫忙,他這個親大哥怎能置身事外?
“多謝老領導提醒,我一切依法依規辦事,想來就算齊副書記也不好說什麼吧?”王笠綸裝作無所謂的說道,其實他還挺希望齊副書記下場的,最好是能牽扯到對方身上,然後才好趁機將火燒到齊副書記身上,這可是削弱‘貴人’未來勢力的大好機會。
這個電話基本確定周元義成為王笠綸政治盟友,原本向來極度愛惜羽毛的周元義,從此也產生了一些改變。
另一方面尋找柳如煙的進展非常不順,派去廊坊的小組竟然如同大海撈針,那柳如煙所登記的地址,不僅沒有她和她的家人,附近甚至都沒有一個認識她的人。
這個訊息傳回徽山縣後,譚局長第一時間彙報給了王笠綸,聽到這個訊息,王笠綸也是眉頭緊鎖。
這個時期可沒有網際網路,更沒有攝像頭人臉識別這些,就連身份證都才用了沒幾年,假證製作難度基本沒什麼技術難度,柳如煙留在公安局的資料很可能都是假的。
柳如煙是最重要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