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毫不猶豫地表態,道:“不用有任何考慮!吾汝南袁氏,一向為士人代表。我今日豈能與你劉偃妥協,動士人們的土地?”
頓了頓,他向十六路諸侯看來,抱拳拱手,道:“諸位,我袁紹願意在此立誓:若日後我袁紹有幸為華夏之主,這天下就與士人共享之!”
北海太守孔融眼前一亮,道:“本初願與士人共天下,來日必成一代明君!吾孔融不才,願附驥尾!”
“劉偃要士人的土地,那就是要咱們的命!要咱們家族的命!沒什麼說的,我鮑信以後,唯袁盟主之馬首之瞻偃!”濟北相鮑信也做出了表態。
“觀劉偃所做所為,不過如王莽一般,是一偽君也!看來,天命在袁啊!吾孔伷自然當順天而行,奉有道伐無道。”豫州刺史孔伷,也站到了袁紹這邊。
……
簡短截說,袁紹話音剛落,就有北海太守孔融、濟北相鮑信、豫州刺史孔伷、南陽太守袁術、山陽太守袁遺、廣陵太守張超、渤海太守韓馥、河內郡太守王匡表態,站到了他這一邊!
當然了,雖然利益最能打動人心,但公道也自在人心。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若不能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華夏就永遠難逃天崩地裂的那天。劉偃,才是今天佔著公理的那方!
“我幽州地廣人稀,與涼州類同。用不著耕者有其田,只要陛下能將幽州變得涼州和一樣繁花似錦,老朽又何惜家族土地?”幽州牧劉虞,最先站到劉偃的這邊。
“我張揚不是士人,是憑廝殺出來的功勞,坐上了今天的位置,最明白人間疾苦。沒啥說的,陛下既有“耕者有其田”之志,請受微臣一拜!”上黨太守張楊納頭便拜。
“還有老夫,東郡太守喬瑁!我喬家土地雖然不少,但深知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若是再次天下大亂,流民遍地,我喬家連性命都未必能保全,何況一些土地?”
……
幽州牧劉虞、上黨太守張楊、東郡太守喬瑁、陳留太守張邈、兗州刺史劉岱,都選擇了劉偃這邊。
最終,還有三路諸侯尚未表態。他們分別為北平太守公孫瓚,驍騎校尉曹操、徐州刺史陶謙!
公孫瓚的名下其實沒多少土地,但其人野心勃勃不甘人後。無論劉偃還是袁紹都不想投靠。但事到如今,兩強之戰即將開始,不選擇投靠一方肯定是不行的。到底投靠哪邊呢?他猶豫不決。
曹操和陶謙都是世家大族,一方面不願意失去家族的土地,另外一方面覺得要想華夏興盛必須解決土地問題,也萬分為難。
三人看了看袁紹又看了看劉偃,面面相覷,一陣無語。
“三位還猶豫什麼??”袁紹在一旁催促道:“劉偃若是為天下之主,天下再無世家大族矣!現在,還不與袁某人同抗劉偃,等待何時?”
“請問袁盟主。”曹操抱拳拱手,道:“自從前漢以來,土地兼併,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你若為帝,會如何處理土地兼併的問題呢?”
袁紹道:“聖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若為帝,當力行儉樸,不尚奢靡。我汝南袁氏,也應自行剋制,不再兼併土地。非但如此,我汝南袁氏還會善待佃農,使其與平民百姓無異。如此一來,上行下效,土地兼併當再難損害我大漢根基。”
“好!本初說得好啊!皇帝以身作則,吾等臣民豈能不效仿之?此舉直接將兼併之禍,消彌於無形啊!”
“正是如此!只要我等士人,嚴格約束自己和家族,百姓自然安居樂業!哪裡需要我們獻出土地?簡直是滑天之之大稽!”
“聖君!袁盟主既有此胸襟,來日必為一代聖君也!”
……
孔伷、袁遺、張超、韓馥等人連連點頭,交口稱讚,彷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