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刻鐘後,丸都城內的高句麗王宮上,豎起了白旗。
有高句麗宦官,扯著脖子大喊道:“別打了!別打了!我們投降!我們投降!我們高句麗人服了,哪怕為大漢奴隸,我們也要投降啊!”
再過一刻鐘後,吱扭扭~~
丸都城的城門開啟了。
數十名頂盔摜甲的大漢戰將,從城內走出,來到劉偃的面前,大禮參拜,道:“啟稟陛下,臣等幸不辱命,攻破丸都城!高句麗國主伯固,高句麗莫離支淵蘇然,率丸都城全體軍民,請求投降!臣等不敢定奪,請陛下發落!”
劉偃微微點頭,道:“很好!諸位愛卿勞苦功高,朕心甚慰。稍後,朕定當依據諸位愛卿的表現,不吝封賞。現在,請諸位愛卿頭前帶路,帶朕送高句麗……最後一程吧!”
“喏!”
稍後,劉偃以李傕、曹操、劉備、孫堅、樊華、典韋等猛將為先導,數百名羽林軍為護衛,騎著萬里煙雲罩,進入了丸都城。
功夫不大,已經到了高句麗王宮附近。
“嗯?”
劉偃赫然發現,跪在自己面前的,是涇渭分明的兩群人。
左邊那群人全是高句麗服飾。
右邊那群人,卻多為漢家衣冠。
唯一相同的是,兩群人的最前面,都是一個絕美的女子。
左為白衣,年方十五六歲,面色冷淡,清麗高傲,冰清玉潔!
右為紫衣,年紀當在二十歲以上,看自己目光充滿崇敬之色。國色天香,如同一朵鮮花在怒放!又如一顆果實,剛剛熟透,正是最甜美的歲月。
“嗯?這是怎麼回事?”劉偃指著那兩群人道。
李傕趕緊解釋,道:“啟稟陛下,是這麼回事兒。左邊跪的那群人,是高句麗君臣。他們自願投降,任由陛下發落。右邊那群人,是城內的漢奴。這些人,以我大漢的前樂浪太守魏焽之女魏姍為首。他們是來參見陛下,多謝陛下的搭救之恩的。”
“原來是自己人啊。”
劉偃對華夏子民,一向如春天般的溫暖。非罪大惡極之輩,絕不誅殺。對心向自己之輩,更是會讓其衣食無憂,甚至是富貴榮華。
他當即跳下馬來,雙手虛扶,道:“既然都是朕的子民,那就不必多禮,都起來吧!你們放心,你們在高句麗所受之仇,朕會給你們報!你們日後的生活,朕也會有所安排——包管你們衣食無憂,平安喜樂!”
“陛下啊!”
“吾皇萬歲啊!”
“臣等謝陛下隆恩!”
“想不到,想不到,我華夏竟有如此明君!”
“陛下啊!您……您終於來了啊!”
“小老兒,早生了五十年啊!”
……
劉偃話音剛落,這些大漢子民,就止不住地磕起頭來。不知多少人泣不成聲,不知多少人淚流滿面。
必須說明的是,莫覺得魏姍母女的命運,就算這些漢奴的代表了。
事實上,她們的命運,和其他漢奴的悲慘命運相比,算什麼啊?
那些漢奴,要終日辛苦的勞作,難得一餐飽飯!
那些漢奴,要睡在如同馬棚一樣的窩棚裡,忍受酷暑嚴寒!
那些漢奴,要在高句麗人的皮鞭下,過著如同豬狗一般毫無尊嚴的生活,甚至連性命都朝不保夕!
劉偃,又是如何對待他們的呢?
是劉偃,為他們著想,事先發出詔書,讓高句麗人不敢狗急跳牆,拿他們洩憤。
是劉偃,見他們的第一面,就承諾為他們報仇,甚至承諾保障他們日後的生活——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人早已年紀衰邁,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迫切需要朝廷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