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科幻縱覽> 第53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部分 (1 / 5)

在當時的背景下,別利亞耶夫的作品雖然也涉及政治,但沒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而能夠更多地站在全人類的角度,探討科學進步給普通人和人類社會帶來了什麼。超越了一般蘇聯作家的視野。比如在《失去面孔的人》這部小說裡,主人公普列斯特是好萊塢一個奇醜無比的喜劇演員。雖然藉此成名,但他還是尋求最新技術,使自己擁有一張漂亮的面孔,不料卻因此失去了觀眾。幾經奮鬥之後,普列斯特終於以新的面孔在娛樂業站穩腳跟。專注於人性的探討使別利亞耶夫的作品超越國界,成為世界科幻文學寶庫中的經典。自然,為了堅持自己的創作方向,作者在當時也沒少受到批判。

和當時的西方科幻作家相比,別利亞耶夫的作品更接近於凡爾納。他的小說與科學前沿相去不遠。《種海人》記錄了當時海洋科技的許多具體資料。《躍入蒼穹》則直接得到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指點。

和凡爾納一樣,別利亞耶夫在科幻小說裡還用大量篇幅描寫農村、農業和手工業生活的場景,描寫熟悉農活的各種人物。相當多的故事不是發生在大城市、科研院所,而是發生在農村,發生在邊遠地帶。他的作品保留著科幻從“農業美學”向“工業美學”過度的痕跡。象《種海人》這樣的作品,幾乎算得上“手工業科幻小說”,只把漁業勞動的場面引伸到海下。別利亞耶夫以後的科幻作家,幾乎再沒有如此精細地描寫過農業社會。

當時,前蘇聯另一位出色的科幻作家是阿列克謝托爾斯泰。他同時也是著名的主流文學家。阿托爾斯泰的科幻代表作是《加林工程師的雙曲面體》(1926)。在這部小說裡,發明家加林製造了類似鐳射武器的雙曲面體,它聚焦的光束甚至可以切割人體,擊毀艦船。不少野心家聞訊後追逐這種新武器,加林自己也有藉此稱霸世界的慾望。各方勢力圍繞著雙曲面體展開了激烈的明爭暗鬥。小說發表時,距離人類研製出紅寶石鐳射器還有三十多個年頭。阿托爾斯泰的另一部科幻代表作《阿愛裡塔》曾經被搬上銀幕。這是一部宇航題材的科幻小說。

在那個時代,還有一位蘇聯作家寫下了一部科幻文學史中的不朽經典,那就是扎米亞京。他那部著名的《我們》發表於1920年,本人因此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剝奪發表作品的權利。這部小說在前蘇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開來,作者沒有活著看到它在祖國被正式發表。但文學和歷史是公正的,《我們》成為二十世紀三大反烏托邦題材科幻小說之一。

《我們》描寫了一個千年後的世界,人們在完全機械化的環境下,過著機器般統一的生活。在那個社會里,沒有“我”,只有“我們”。反叛者在公眾集會上被氣化掉。《我們》是二十世紀“反烏托邦小說”的開山之作。

第二卷:世界科幻文學史 第五章 (下)

第三節:從捷克走向世界

在慕尼黑陰謀中被當作犧牲品的中歐國家捷克,也產生了一位世界級的科幻作家卡爾恰佩克(Karel Capek1890——1938)。20世紀20年代,變動不定的歐洲社會令恰佩克對人類未來深感憂慮。他接連創作了《羅素姆萬能機器人》(1920)、《炸藥》(1924)、《專制工廠》(1922)等科幻戲劇和科幻小說。

在《羅素姆萬能機器人》中,作者根據捷克語“苦工”一詞創造了“Robot”以表示機器人,後來成為世界通用名詞,每一位擁有中學學歷的中國讀者都曾經在英語課本上學到過這個單詞。

長篇科幻小說《鯢魚之亂》(1936)是他在科幻方面的巔峰之作。這部作品全面反映了科幻小說的獨特性質。這部作品在主流文學界也受到重視,但人們多隻是提到它預言了法西斯貪得無厭的領土要求和英法等國妥協政策最終失敗的命運。然而這並不全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