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也有說法認為字子車、子居),是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與孔子並稱“孔孟”。他出生於魯國鄒(今山東鄒城),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仁政學說和性善論,對中國乃至東亞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周遊列國,雖未能實現政治抱負,但晚年回到家鄉,著書立說,終成《孟子》一書,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二、人物生平
1. 早年受教
孟子出生於魯國鄒邑的一個貴族家庭,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然而,孟孫氏後來逐漸衰微,有一支從魯國遷居到了鄒國,這就是孟子的祖先。孟子自幼喪父,與母親仉氏相依為命。孟母非常注重孟子的教育,為了給他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曾三次搬家,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在母親的教育下,孟子自幼便展現出了對學問的濃厚興趣。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孟子曾受業於子思(孔汲,孔子之孫)的門人。雖然孟子自己並未明確提及自己的老師姓名,但他曾表示:“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這意味著他雖然沒有直接師從孔子,但透過自己的學習和努力,私淑了孔子的思想。
2. 遊說齊宋
學成之後,孟子開始周遊列國,遊說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先後遊歷了齊、宋、滕、魏、魯等國,但均未能得到重用。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政學說,在諸侯國合縱連橫、戰爭不斷的時期,他力圖將儒家的政治理論和治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國家治理主張,並推行於天下。
孟子第一次到齊國是在齊威王年間(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當時,他宣揚“仁政無敵”的主張,但並未得到齊威王的重視。後來,孟子又到了宋國,滕文公還是世子時曾向他請教治國之道。孟子認為,人民有了固定產業收入,才有穩定的思想道德和社會秩序,因此他強調發展農業,體恤民眾,關注民生。
3. 回鄒赴滕
不久,孟子接受了宋君饋贈的七十鎰金,離開宋國回到鄒國。在鄒國期間,他遇到了滕國君主滕文公。滕文公親自向孟子請教治理國家的事情,孟子提出了“民事不可緩也”的觀點,並詳細闡述了井田制等具體措施。然而,滕國自身實力弱小,根本無法實施孟子的政治主張。
4. 奔赴魏國
在滕國無法施展抱負後,孟子又來到了魏國。此時,他已經五十三歲。梁惠王見到孟子就問:“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最反對國君言利,因此回答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梁惠王對孟子的空泛道理並不感興趣,因此孟子的政治主張在魏國也未得到重視。
5. 二度奔齊
離開魏國後,孟子再次來到齊國。齊宣王對孟子表示了禮遇,但孟子的政治主張與齊宣王圖謀霸業的想法並不相符。孟子主張效法“先王”,實行“仁政”,而齊宣王則更關心如何報復其他國家。儘管孟子對齊宣王進言多次,但並未得到採納。最終,孟子失望地離開了齊國。
6. 再遊宋國
離開齊國後,孟子又來到了宋國。此時,宋君偃已經自立為王。孟子在宋國期間,繼續宣揚自己的仁政學說,但並未得到宋王的重視。他認識到,在當時的戰亂時期,各國君主更關心的是如何增強自己的實力,而不是實施仁政。
7. 去宋赴魯
不久,孟子離開宋國來到了魯國。然而,在魯國他也未能得到重用。魯平公原本打算讓孟子的弟子樂正子為政,但因寵臣臧倉的讒言而改變了主意。孟子對此深感失望,於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鄒國。
8. 講學著書
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