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順和郭子儀見李岫跪著說救命,安思順趕忙上前把李岫扶起來:“賢弟快起來,有話慢慢說。”
李岫已是忍了一路,如今坐在安思順府中的書房裡,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安思順和郭子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兩個人不知如何是好。
好半天,李岫抹了抹眼淚,跟安思順說道:“家父昨日歿了。”
啊?
安思順和郭子儀大吃一驚!
安思順坐在椅子上,身體都搖了一搖:“怎會如此?”
郭子儀上前穩住安思順心神,跟李岫說道:“且再莫哭泣,速將其中之來龍去脈,慢慢說與大帥知道。”
李岫緩了半晌,給二人娓娓道來:
三年前,楊國忠父憑女貴,走進了大唐的權力核心,與李林甫意見相左,顯露出和李林甫分庭抗禮的苗頭。
彼時,李林甫官威極重,並不把楊國忠放在眼裡。
李林甫對外壓制胡人大吏,對內任人唯親,權勢滔天,風頭一時無兩。
李岫自認沒什麼真本事,只是自幼習得一手好書畫,藉著父親中書令的勢,進了專職宮舍營造的將作司,慢慢混到了一個從三品的將作監。
雖然看在李林甫的面子上,同僚對李岫很是客氣恭敬。可是廟堂之上冷暖自知,身在官場的李岫從旁觀者的角度,對父親的處境有了不同的認識。
在李岫看來,父親自以為德高望重。但在他人眼中,父親早已是專權跋扈了。
父親自以為大權在握,一切盡在其掌握之中。但李岫卻敏銳地感覺到,父親早已樹敵過多,有朝一日,難免會招來殺身之禍。
李岫因此憂心忡忡,每日裡總是鬱鬱寡歡。
李林甫見兒子如此,一日閒來無事,找個機會與兒子在府中花園裡散心,順便想開導兒子一番。
父子二人談心時,恰好園中有一個下人拉著車經過,很是吃力。
李林甫見兒子看著拉車人發呆,他自是瞭解李岫從小心地善良,總是可憐與善待下人,便怒斥拉車人速速離去。
李岫其實一直想找個機會,能好好勸一勸父親。今日見父親竟然對一個受苦人大發雷霆,李岫實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跪地向李林甫哭訴道:“大人居位久,枳棘滿前,一旦禍至,欲比若人可得乎?”
李林甫正是春風得意之時,忽聽兒子如此言說,自是不悅,一甩衣袖,便要離去。
但李林甫見兒子哭得如此真切,不禁想到過往這些年來,自己諸多所作所為,忽然後背發涼,感覺到一陣後怕。
與李林甫相比,李岫的從三品官職,實在是微不足道。
可李林甫也是一步步爬上來的,知道兒子既然身在官場,從三品的官職已是有所見識。兒子今日此番言論,想必不會是空穴來風,一定是意有所指。
李林甫思來想去,覺得兒子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上去把兒子扶起來,撣了撣兒子的衣服,頹然道:“勢已然,可奈何?”
是啊,勢已然如此,他李林甫又能奈何啊……
果不出李岫所料。
楊國忠越來越得到皇帝的重用,朝堂上已然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
楊國忠畢竟是父憑女貴,在朝堂上說得上話,但在朝堂之外,難免力有不殆。
李林甫藉機拉攏各大節度與封疆大吏,藉此牽制楊國忠的勢力。
李林甫借遙領朔方的便利,把手伸向了北地。
安思順和安祿山二人,最早進入李林甫的視線。
作為安思順名義上的上級,李林甫覺得安思順做事倒是妥當,為人算是忠厚。每有軍務,必寫信找安思順參詳,一來一往倒也相得益彰。
對安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