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版《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引言:
帛書版《道德經》第七十七章以其深邃的哲理,揭示了天之道與人之道的本質區別。老子在這一章中提出,自然界的規律是平衡和諧的,它透過調節來維持萬物的平衡,即“損有餘而補不足”。然而,人類社會的法則往往與此相反,傾向於剝奪貧弱以滿足富強,這是一種不公平的現象。老子透過這一對比,強調了遵循自然規律的重要性,並提倡領導者應效仿天道,以達到社會的和諧與平衡。
老子進一步指出,有道的聖人不會因自己的成就而驕傲自滿,他們行事不圖名利,功成之後不居功自傲。這種無為而治的態度,是對個人慾望的超越,是對內在智慧和道德的體現。透過這種方式,聖人能夠達到一種超越世俗的境界,實現個人與社會的長久和諧。
這一章不僅是對古代社會的深刻批判,也為現代人提供了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和社會治理的智慧。在現代社會,這種追求平衡、謙遜無為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提醒我們在追求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同時,不忘保持內心的寧靜和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懷。透過學習和實踐老子的這些思想,我們可以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更加和諧的生活方式。
帛書版《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原文為:
? 甲本:天下〔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印(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敗(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敗(損)有〔餘而益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敗(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 乙本:天之道,酉(猶)張弓也。高者印(抑)之,下者舉之;有餘(餘)者雲(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雲(損)有餘(餘)而益不足。人之道,雲(損)不足而奉又(有)餘(餘)。夫孰能又(有)餘(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唯又(有)道者乎。是以聖(聖)人為而弗又(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其大意為:自然的規律,就像拉開弓弦一樣,弦位高了就把它壓低,弦位低了就把它舉高,弦有餘就減損它,弦不足就增補它。自然的規律是減損有餘的而補給不足的,人類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是減損不足的去奉獻給有餘的。誰能夠把多餘的東西奉獻給天下人?只有懂得規律的人才能如此。因此聖人幫助了萬物而不依賴它們,功成而不居功,他也不願表現自己的恩德和才能。
帛書版《道德經》第七十七章解讀:
“天下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就像張弓射箭,高了就壓低,低了就抬高,有餘的減損,不足的增補。比如在生態系統中,某個物種數量過多時,往往會因為資源競爭、疾病等因素而數量減少;而某個瀕危物種,會受到保護措施的扶持,使其數量逐漸恢復,這就是天之道在自然界的體現。
“故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自然的規律是減損有餘來補給不足,而人類社會的法則常常是減損不足的去奉獻給有餘的。比如貧富差距的問題,富人往往擁有更多的資源和財富,而窮人卻越來越貧困,這就是人之道的一種表現。
“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唯有道者乎。”誰能把多餘的東西奉獻給天下人呢?只有懂得道的人才能做到。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人物,比如范蠡,他在幫助越王勾踐復國後,功成身退,散盡家財去幫助貧困之人,他就是一個有道之人,懂得遵循天之道,不貪戀財富和權勢。
“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所以聖人幫助了萬物而不依賴它們,功成而不居功。就像老子所說的聖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