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冬天是一種溼冷,冬至這天,零零落落的雪花飄落在地上,奉天殿中朝臣在與朱元璋議事,朱允炆站在龍椅旁聽著,時不時的與眾人交流一番。
這是從入冬時就形成的格局,在朱元璋的支援下,朱允炆邁出了第一步。剛開始還有些御史有意無意的反對,在朱元璋找了幾個人的麻煩之後,這種不和諧的聲音就沒了。
朱允炆也確實沒讓朱元璋失望,有好多看似複雜的問題,他總能簡單明瞭的解決,而且對事考慮的也比較全面,朝中眾臣也漸漸地對朱允炆的話形成了服從的習慣。
當然,也有人對一些具體實事唱反調,這其中大多都是一些書生腐儒,滿口空話套話可以,一說到具體的實事就死拉硬套,什麼古人先例,什麼不與民爭利,反正就是隻要不符合他們學的經書,就是不能做。
以前的朱允炆可能還有些書生迂腐,現在的朱允炆跟朱元璋一樣,可不會慣著他們。按朱允炆的想法,這些人也就能修修書、磨磨嘴皮子,沒有實踐過,憑什麼發言。
“工部張祥說的那些,大孫你怎麼看?”散朝後,朱元璋與朱允炆一同批改奏摺,朱元璋隨口問道。
“他倒是沒什麼壞心思,也有一顆心繫百姓的心,就是眼光短了些。會通河通渠後,不僅可以避免水災,還能讓百里內的土地都能水灌,雖有佔用的土地,但成為灌區後糧食的收成卻穩了,從長遠來看,這是利大於弊的。”朱允炆頭也不抬的看著奏章,一邊答道。
朱元璋看著孫子的認真勁兒,心中很是欣慰。皇帝處理政事勤快了,王朝哪有不繁榮的。
過了一會兒,大事基本都處理了,朱允炆扶著老爺子來到殿外,恰巧幾個四五歲左右的孩童追逐著玩耍,看到朱元璋後立馬停住,後面的沒有剎住,結果撞倒前面的,一時間幾個孩子都趴在地上。
有隨身內侍趕忙上前扶起,朱元璋怒罵:“都瞎了嗎?這麼跑摔壞了咋辦,你們有幾顆腦袋夠砍的。”
一眾內侍連忙跪地,口呼知罪、饒命的話。
不理他們,朱元璋上前,拉過幾個孩子寵愛的問有沒有摔著。“參見父皇。”幾個孩子有模有樣的行禮跪拜。
“好好,快起來,讓父皇看看,都長這麼高啦。”朱元璋喜愛的拉起孩子,一起坐在臺階邊。別看朱元璋的兒子多,但其實一年也見不了這些孩子幾面。
朱允炆看著老爺子樂呵呵的笑容,這或許就是帝王最奢侈的情感吧。人老了,自然就看中親情,大一些的兒子早被他分到各地去了,如無意外,這輩子都見不到了。剩下這些小的,還不到年歲,因此留在宮中,也是見一面就少一面。
朱允炆有些心疼眼前的老人,自己從穿越來,就一直有一種利用這個老人的心思,從情感上確實沒有過多的感情。這一刻,他內心觸動,眼前這個老人可是將他真正的當做孫子對待,而且是最寵愛的那個孫子。自從朱標死後,可以說自己現在就是朱元璋的全部。從今以後,我就是朱允炆,就是您的孫子!
“見過皇太孫殿下。”幾個孩子再拉著朱元璋的手坐下後,又似乎想起了他們娘教導的東西,其中一個大一點的,急忙又站起來,彎腰拱手朝朱允炆行禮,是以一眾孩子又都起身行禮。朱允炆一時竟有點不知所措,準確的說是被這幾個孩子給可愛到了。
“哎,你的叔叔們和小姑給你行禮呢,你想啥呢?”朱元璋斜眼瞪了朱允炆一眼,不滿的說道。
“額,孫兒一時沒轉過彎,見過各位叔叔,小姑。”朱允炆窘迫的回禮。先有君臣,後有父子。朱允炆是儲君,所以幾個小孩要想他們的大侄子行禮,而後又因為朱允炆是小輩,所以得回禮。是不是很麻煩,但咱這文化不就是這樣嗎?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
一群天真的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