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正題,爺孫倆商議著春耕的事項。
“你是說,咱從鄉紳手中要農具?”朱元璋問道。
“是的,皇爺爺。”朱允炆答道。
“不行,朝廷何時能求著鄉紳了。再說這項措施本就是要搜刮他們兜裡的錢,他們還能願意賣給你?強取又容易激起矛盾,不好收場。”朱元璋否定道。
“不,皇爺爺,咱們不直接收購,而是減稅,鄉紳們農具、耕牛眾多,土地卻無人耕種,只能把地吐出來,但他們想的是不給農具、耕牛,逼著百姓再把土地抵給他們,這樣他們地沒變,稅卻少了一大截,最終苦的還是百姓。同時,長時間的餵養耕牛消耗也甚大(朝廷不允許吃牛),農具也生鏽,這些損耗沒法長時間堅持。咱們可以由官府出面,協調百姓替他們免費耕種土地,但作為條件,他們必須將耕牛和農具藉由百姓使用。如果有願意用耕牛農具頂抵酬勞的,朝廷也可以給予他們家相應的減稅政策。如此一來,百姓雖然辛苦點,但得到了實惠。”朱允炆說道。
“這倒是個辦法,不過有些明顯了,是個人也能看明白怎麼回事,如果地主強撐著怎麼辦?這還不是要看人家臉色。”朱元璋又問道。
“這就需要我們給加一把火,把地主們放上面烤,他門自然會做出選擇的。”朱允炆道。
“哈哈,自家孫子跟咱還打啞謎,啥時候學會讀書人那一套了。”朱元璋笑道。
“皇爺爺恕罪,孫兒是這樣想的,把每個州縣的土地種植跟當地官員及朝庭主管官員的升遷、俸祿掛鉤,同時讓人放出風聲,朝廷為對付北元的侵擾,準備收集鐵具,製造兵器,且需要百姓支援,閒置鐵具一律收歸朝廷使用。有了這一政策和虛無似真的訊息,雖不敢保證耕種全部覆蓋,但起碼八成以上。”朱允炆道。
“咱明白了,他孃的這些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根子還在他們這,那些鄉紳跟當地官員聯絡緊密,甚至許多當官的就是鄉紳,他們想辦法對抗咱,咱也給他來一下,順便再加一條,耕種未達標的地方官員,按律問罪。咱養著他們,可不是讓他們吃咱的飯,還要砸咱的鍋。”朱元璋想明白了其中門道,狠狠的說道。
“那種子一事如何解決?你剛才沒來,戶部、工部在那扯皮,呂昶咱知道,幹了多年了,還算老實,他是不可能想出什麼點子的,工部咱讓二虎去查了,狗日的威脅咱。”朱元璋道。
“種子之事就要朝廷處理了,不可逼得太緊,物極必反。咱們可以將國庫存糧拿出一部分作種子,畢竟種子所需不多,朝廷也能負擔的起。”朱允炆道。
“負擔倒是可以,可那些錢糧咱們是用來打北元的,這一動何時才可積攢上來。”朱元璋皺眉道。
“不,皇爺爺,先不說北元現在並無大舉南下的實力,咱們拿出種子是‘借’給百姓種植,到豐收時再讓他們還回來,不要利息,如此既解決了百姓生存問題,也充盈了府庫。”朱允炆分析道。
“你這麼一說還真是,哈哈,好,如此棘手的問題到咱大孫這就解決了。”朱元璋高興道。
其實朱允炆並無太好的主意,不過他記得後世的脫貧攻堅,那可是全國大工程,政府貼息、惠農補助等一系列措施,新聞上天天在講,就算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也知道怎麼回事。剛好用來解決眼下面臨的問題,雖然一些具體做法上有所出入,但大體方向是不會錯的。
次日,朱元璋在早朝時宣佈了這個措施,著手戶部、工部去辦理。另外,工部尚書嚴震直被錦衣衛收押,據說其貪汙受賄、賬冊造假,朱元璋大怒,下令徹查,一時間工部人心惶惶。
工部沒了尚書當然不行,要是平日裡估計爭搶之人很多,但在這個節骨眼上,那個位置可不好坐,要知道接下來需要面對的是整個大明百姓的耕種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