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日也乏了,都先休息吧,安排好崗哨,莫要被偷襲了。”阿魯臺見眾人一時都沒辦法,他也有些心煩。
宣府之戰在阿魯臺的謹慎和朱棣的耐心下,就這樣以試探性的進攻結束,雙方都在等機會。
大寧。寧王朱權跨馬居於中軍,馮勝在其旁邊。因為兵力多,寧王並未選擇與乃爾不花打消耗戰,按他的說法,這孫子好不容易自己送上門來,還能讓他再回去?
因此,他留下兩萬人守城,帶八萬人出城迎戰。
馮勝也是老當益壯,他不願放棄這個能重創北元的機會,這也許就是他最後一次出征了,因此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主副將達成一致意見,因此也就在大寧城外五里之地,形成了兩軍對壘的局面,雙方都在排兵佈陣,準備一錘定音。
“殿下,先莫要急著進攻,先讓我派人去勸降一番,順便也探探這乃爾不花的底細。”馮勝沉穩的說道。
“老將軍,你這是要故技重施啊,哈哈。”寧王笑道。
此處不得不說,寧王之所以樂,是因為他享受了馮勝勸降的戰果,他管轄範圍內的‘朵顏三衛’就是馮勝前幾年勸降的。
‘朵顏三衛’的頭領名叫納哈出,原屬於蒙古遼東地區的元軍,洪武二十年,馮勝遠征遼東時,兵不血刃的勸降了納哈出,後朱元璋將遼東地區設定為泰寧、福餘、朵顏三個衛所,後統稱‘朵顏三衛’,並且以後招降的蒙古人都安置在此地。
這些人因為與寧王朱權的藩地相接,因此劃歸於寧王管轄,所以,寧王麾下的‘朵顏三衛’就一直聽從他的號令,替他立下不少戰功。
當然了,雖說是納哈出歸順了大明,不過雙方之間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上下級關係,更準確的說是一種交易關係,大明每年供給他們給養物資,他們替大明抗擊北元。
現在馮勝又想故技重施,對乃爾不花進行勸降,如果能成功,那老馮這勸降的名頭的確能橫著走了。
不過勸降可不是馮勝自己去,他自認也沒那個本事,別說勸降,就是能把話說利索,都對不起他淮西武將這個稱號,斗大的字不識幾個。
勸降的另有其人,此人名叫觀童,這人可是個特殊人才,要是在當社會,他就屬於外交人員,優秀的談判專家。
在兩軍劍拔弩張的氛圍下,觀童帶著一位隨行記錄人員進入了元軍大帳。
本來乃爾不花接到明軍來使的資訊後,跟手下將領們商議,一定要好好羞辱一番,雖沒有什麼用處,不過也可使自己心理上高興一下。
“怎麼是你?”在觀童進入大帳後,乃爾不花失聲叫道。
“明使觀童見過大帥,呵呵,是我。”觀童笑呵呵的說道。
帳中的其他將領有不認識觀童的,但絕對聽過此人大名。一時間也都驚訝不已,這人怎麼跑來了,哎呀,這下大帥洗不清了。
原來自從觀童親自勸降納哈出後,又連續勸降過幾個小部落元軍,這使得觀童的勸降之名在元軍中人人聞之,但凡跟此人接觸過的,基本上都會被懷疑是否已經降明。
所以,乃爾不花才會大驚失色,本來他就與兀良哈木爭權奪勢,雖說他有自己的實力,可黃金家族畢竟經過近百年的積累,他們現在沒落不假,可實力上還是很強大的,仍然有很多部落支援,甚至稍壓自己一頭。現在觀童一進他的帥帳,自己在不知情的同胞眼中就是叛徒,就算他自己未降,那別人也會懷疑他,一旦被懷疑,那不論真假,兀良哈木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發難機會。
乃爾不花不給觀童說話的機會,趕忙讓人帶到其他帳中等待,他與眾將領商議對策。
“大帥,我們乾脆一刀殺了了事,這樣看誰還能嚼舌頭根子。”有將領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