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里榮很快將此事報給了朱允炆,因為就秦王的案子,他已經查清楚了。不過到底是無心之舉,還是有意為之,就連暗衛都無法查清,一切似乎都很正常,一切又都顯得有些過於正常了。
朱允炆看過密信後,嘴角自然的笑了笑,他知道就是這種結果,朝廷現在可以訓斥燕王、周王,畢竟是他們贈送的藥物導致秦王暴斃,不過卻定不了他們的罪名,因為沒有證據證明人家有謀害藩王的意圖。
燕王客觀上來說是一位大將,以後是一位明君。習慣了指揮千軍萬馬的他是不會搞這些黑暗的,更不屑於搞這些。
但他身邊的那人卻正好補齊了朱棣的短板,那個光頭和尚,據朱允炆在後世的野史中瞭解,此人可是精通一些玄門黃老之術,對於華廈古老民族的這些文化,朱允炆心中還是有些認同的。
因此,秦王的事看來也只能這樣了,那三個替罪羊已經死了,想要透過此事來對付燕王,還是行不通的。
不過這也給了朱允炆一個警告,看來自己先前把對方想的太簡單了,總以為自己掌握了歷史的發展,只要避免一些關鍵性的失誤,自己穩操勝券。現在看來,他必須要鄭重對待了,否則,歷史的發展很大機率會朝著原軌跡走下去。
秦王的葬禮很隆重,朱允炆給了他這位叔叔最優厚的待遇。不過在殉葬的事上,朱允炆與朱元璋卻產生了相反的想法。
按朱元璋的意思,王氏必須要下去陪自己的兒子,這是大明的規矩,也是前面幾個朝代固有的習俗。
正妻都要殉葬,那鄧氏這個側妃該怎麼辦呢?這時候女人孃家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朱元璋念及鄧愈的功勞,不忍心將鄧氏殉葬,因此也就讓她活了下來。
朱允炆則是覺得殉葬有些殘忍,他知道這種糟粕文化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鎮時期才被廢止,這位造就土木堡變故的‘戰神’皇帝,終於做對了一件事。
但是,此時的皇帝是朱元璋,在這些事兒上所有人思想中理所應當的認為殉葬才是正確的,至於朱允炆的說法,那完全是婦人之仁,君王不該有。
就連王氏自己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只不過對於死亡的恐懼使她難免有些寡言。
朱元璋在這件事上的強勢和朝中大臣的一致意見,讓朱允炆無法再插手,就連朱允炆自己也知道自己改變不了,不過他仍然想要試試。直到一人的勸說,讓他不再堅持。
“殿下,恕臣無禮,你不可再與皇上爭論!”楊士奇單獨覲見朱允炆說道,他連尊稱都省了。
“你也是來勸孤的?枉你讀了那麼多年書,竟然也認為人殉是正確的,呵呵。”朱允炆冷笑著說道。
“不,殿下,臣從未說過殉葬是對的,相反,臣也認為此舉有違人道。”楊士奇大膽的說道。
“那你為何還要阻止孤?跟孤去找皇上,勸諫。”朱允炆道。
“殿下不可!請殿下聽臣一言。人殉自古有之,到如今已有多少人因此喪命,不說遠的,就是皇后當年殯天,臣聽說也勸說皇上不要殉葬,可最後一眾宮人侍女俱都殉葬。”
“殿下現在的地位是皇上給的,天下都知皇上寵你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太子。殿下若是一意孤行,那臣斗膽問,皇上將來殯天,該不該殉葬?”楊士奇道,他是豁出性命說出這些話,希望自己的主子能明白其中厲害。
朱允炆沒想到這個他看中的年輕人這般膽大,不過這也證明楊士奇對他的忠誠。
是啊,自己的地位有一部分原因是父親,如果自己與朱元璋對著頂牛,那麼朱元璋必然會不高興,老頭就會想到他死後朱允炆就是皇帝,給他的葬禮定然不會再殉葬。
對於一個思想古老的人來說,這是很介意的。尤其是朱元璋這樣的布衣皇帝,出生時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