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由帥點將如此不妥,那為何朱允炆還讓藍玉親自選將,難道他自信可以掌控所有人嗎?
非也!朱允炆他只是人,不是神。人心、情感不是他可以控制的。
這樣做的原因在於定帥之前他就與藍玉透過氣,兩人對於某些事情達成了一致。
而對於朝廷中存在的武將青黃不接問題,朱允炆早就有過思考。
直接派年輕武將上陣,難免會吃敗仗,這是拿著士兵的生命培養武將,當然這條路遲早得走,一將終成萬骨枯。
不過朱允炆還是儘量想以更少的付出來培養武將,這就需要一位有資歷,可以鎮的住場子的老將來統領。
放眼滿朝,也只有藍玉能擔此大任。不僅年輕武將怕他,就是與他同齡的老淮西勳貴們也服他。
再一個藍玉此人嬌縱不假,可他有過反心嗎?自然沒有。情商低、性子直、腦子簡單一直是他的標籤,加上這幾年經過朱元璋的揉捏,已變得乖巧了許多。
人再厲害,也對抗不了歲月,藍玉雖身體尚無大的毛病,不過也上了年紀,還能再厲害幾年?
因此朱允炆對於藍玉還是很放心的,他將選將的權利交給藍玉,一來朱棣太厲害,只有藍玉能與他抗衡,二來則是前述的這些因素。
只見藍玉用眼掃過身後武將,那些老將們滿眼希冀,也自信滿滿。他們雖然遺憾自己沒有奪得帥印,見掛帥之人是藍玉,卻也沒有多少不滿。
現在選將,又是藍玉來挑,還能少的了自己?
不過事情往往出乎意料,只見藍玉面不改色道:“耿炳文、盛庸,可願隨本帥出征,任後軍主副將?”
朝堂上鴉雀無聲,耿炳文大家都知道,這是老將中的一人,不過他的戰績與同時期其他人相比,顯得遜色許多,主要還是此人善守不善攻。定他為後軍主將,倒也說得過去。
不過盛庸是誰?這小子怎麼能當副將?怕不是走後門進來的吧。眾人皆滿臉疑惑,往人群中看去。
只見盛庸一臉懵,他也以為自己聽錯了,因此呆呆的等著藍玉重新選人。
原來是他啊,好像是皇上還是皇太孫時,從山東調進來的一個武將,這幾年人蔫話少,倒是讓許多同朝為官的文臣武將都忽略了。
還真讓這群莽夫猜對了,盛庸就是走後門的,不過盛庸自己卻不知道。因為他走的是朱允炆的後門,準確來說是歷史的後門。
須知歷史上靖難之役,只有盛庸在與鐵鉉聯手後,才贏得了對抗朱棣的第一場勝利——東昌之戰。
鐵鉉我們已經瞭解,此人純正的文臣,之所以能在戰場上名留青史,一方面跟這個人的忠誠計謀有關;另一方面則是他遇到了盛庸。
盛庸是武將,現在在朝中僅僅是五軍營同知,一般人而已。
不過歷史上他在李景隆手下,經歷一次次失敗,終於在失敗中李景隆撒丫子跑回京師,他才得以與鐵鉉組織潰散的南軍,對朱棣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
甚至在東昌之戰中包圍了朱棣,要不是朱棣帳下大將朱能不要命的拼殺,或許朱棣的靖難大業到此為止。
當然讓朱棣能安然無恙逃脫的原因還有朱允炆,他的奇葩命令。雖然沒有抓住朱棣,但朱棣手下第一大將張玉卻沒有那麼幸運了,被盛庸手下計程車卒人手一刀,剁成了肉醬。
由此可見,盛庸的厲害之處。不過這些現在朝中大臣們是不知道的,包括盛庸自己也不知道。時勢造英雄,現在時勢還未到那個糟糕的時候。
耿炳文已經應答了遵令,然而盛庸還在雲遊。
藍玉見此不由皺起眉頭,不悅的看著他再次重口氣喊道:“盛庸!你可願隨本帥出征?”
盛庸這才確定藍大帥沒有叫錯,他真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