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藩王趕來的路上,朝廷裡卻為一件事吵鬧不已。
按照禮部以及欽天監的說法,朱允炆年號應定作\\\"建文\\\",既與皇帝本命相符,又跟天象契合。
其他大臣對於國號這種事兒也不懂,不過聽建文二字既文雅又順口,未覺的有什麼問題。
當欽天監將國號呈上新帝審閱時,卻遭到了朱允炆的反對。
“建文萬不能用,朕不喜。重新換一個。”朱允炆皺眉道。
“皇上,此號乃是依據您的生辰,加上天象所定吉祥之號,與我大明氣運相符,是以此號最佳。”欽天監官員解釋道。
“朕知道,不過建文二字朕卻認為不利。大明初建,皇爺爺嘔心瀝血,使得百姓有了太平日子。北元也覆滅不久,建文此號有些無為之意,朕覺得還是不要用了。”朱允炆牽強解釋道。
“皇上,此號並非依據個人喜好,而是透過欽天監觀天象與測生辰所得,臣不敢苟同皇上觀點。”欽天監官員道。
“不是朕為難你們,那麼多字號,你們怎麼就選了這個。你們說此號吉祥,朕倒覺得晦氣。”朱允炆道。
“皇上恕罪,臣等不敢矇騙。只是年號不應以個人喜好定,還望皇上理解。”欽天監官員聞言跪地道。
“皇上,欽天監有此職責,所定年號雖不得聖意,但也無罪。既然皇上不喜,可提出中意年號,命欽天監研判,以選出合適年號。”李善長看出朱允炆只是單純不喜建文年號,因此出言解圍。
“李大人說的極是,既然皇上不喜此號,還請示下,我等再定。”欽天監官員道。
朱允炆聞言,腦中想起了明朝年號。除了朱元璋以外,其他年號有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成化等等。
此刻他才發現,除了洪武皇帝朱元璋,永樂皇帝朱棣外,似乎其他皇帝都活的不是很長,有的可以說短命也不為過。
“既然如此,那朕就說一個,朕中意的是永樂年號,不知可否?”朱允炆道。
“皇上不多賜幾個?也好供臣等研究推理。”欽天監官員道。
“年號在優不在多,朕就想用這一個,要那麼多幹什麼。”朱允炆道。
“既然皇上已經賜號,那就勞煩南大人現在就推算吧,年號定下也好安天下百姓心。”李善長見狀道。
“額,也好。既然如此,那臣等就現在合計。”欽天監官員道。
欽天監官員們紮在一起,埋頭推算著永樂二字是否符合。
一個字號倒是推算也很快,經過短暫的分析,他們發展此號與朱允炆生辰倒也合得來,只不過密切程度遠不如建文。
“啟稟皇上,臣經過推算得知,永樂年號倒也可用,只不過與您生辰的切合度不及建文。”欽天監官員道。
“哦,既然可用,那就定永樂。”朱允炆聞言一喜,他就怕這些人說永樂不可用,一時半會兒他可想不出能用的號。
至此,永樂成為朱允炆的年號,擺脫了建文這個晦氣的號,朱允炆心裡還是蠻中意的。
新年號代表新王朝,朱允炆將會讓永樂二字響徹四海,貫穿世界。
在此之前,永樂皇帝第一個任務就是安葬朱元璋。
經過幾日的等待,大多數藩王都已回到京師,嫁出去的公主也攜同駙馬來京,有如幾年前他們齊聚京師過年一般。
不過之前是喜慶熱鬧,而如今卻是悲天憫人。
朱高熾帶著兩個弟弟也到了,他們從家裡出發時就披麻戴孝。到了京師先是來到謹身殿,點上一炷香,放聲哭嚎了一陣。
朱高熾哭的還算可以,不管是如何整的,起碼眼淚汪汪。
兩個弟弟,尤其是朱高煦,則遜色了許多,埋頭乾嚎,卻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