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過後,自然是統計這一年的收成、國庫開支情況。
如果是早前,這種統計能趕在過年之前統計完都算不錯了,並且總有對不上號的情況發生。地方官員還得回去重新統計,再到京師重新彙報。來來回回的折騰,一年的一半光景就這麼沒了。
但是現在不同了,有了朱允炆之前發明的計數統計,開支、收入一目瞭然,統計起來簡單實用。因此不到臘月戶部便已將全國資料複核後呈到了朱允炆面前。
這一年進項頗豐,天公作美也沒有什麼災難,各地糧食都得到了豐收,其實都是朱允炆改了稅制後的成效。
不過遺憾的是盈餘並沒有多少,因一方面為了牽制韃靼,對瓦剌進行扶持,花銷了一部分。
另一個主要支出就是平定燕王起兵的花費,這項支出佔了大頭。如果對外征戰,起碼還有戰利品;對內則不然,只有純純的損耗。
因此,儘管國庫今年收入可觀,不過盈餘卻不忍直視。
不過整個朝廷除朱允炆外,大臣們還是很欣喜地。畢竟就算是盈餘與收入無法比較,但比起前幾年的盈餘可是要多多了。
再者,以現在大明的收入來看,不出意外地話往後每年只會增長,不會減少。所以朝廷在一片祥和喜氣的氛圍中。
朱允炆接下來的一個決定更是讓群臣感激不已。他要給大明臣工漲薪!
說起漲薪,朱允炆在心中早就開始籌劃,只不過出於種種原因沒有實行。現在國庫有盈餘,各地稅制改革也已完成,加上玉米的試驗種植取得成功,種種跡象表明大明在以後的日子裡有能力給幹活的人發相匹配的工資。
“眾臣的辛苦朕看在眼裡,這世上沒有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道理。臣子也是人,也需要養活妻兒老小,朕不忍心讓你們的妻兒餓著肚子。所以,朕決定給你們漲俸!”
此話一出,下面群臣驚愕,皇上剛說的啥,漲俸祿?天啊,我沒聽錯吧。
起先群臣還未反應過來,待他們確定朱允炆說的是漲俸祿無疑,談論聲響了起來。已然忘記了要謝恩。
相比於大多數臣子,擁有世襲爵位的,如李善長、徐輝祖等人則淡定許多,他們本就不依靠俸祿來養活家人。誰讓人家都是開國功臣,有從龍之功呢。
“臣叩謝皇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不知是誰,喜極而泣後跪地高呼謝恩。
這下所有人都反應過來,方才只顧著高興說話了,對這麼大的恩賜還沒有謝恩,真是愧為人臣。
於是,呼啦啦一大片臣子俱皆跪地,口號喊得真誠響亮,對著朱允炆磕頭謝恩。
大多數臣子對於漲多少無所謂,怎麼漲也不重要。他們激動地是皇上心裡掛念著他們,考慮到了他們的家人生活,這樣的君主值得他們賣命。
當然了,每個月能多發一些錢財,他們也可給期盼已久的孩子買一個玩具,可以給縫補的妻子置辦一身新衣服,可以給年邁的老母親多煲幾回雞湯......,官員也是人啊。
“具體的漲俸還得六部來協商,你們拿出一個方案,爭取在年底前能敲定下來,明年的俸祿就按新辦法來發放。”朱允炆道。
其實是他多慮了,對於這件事不用他吩咐,六部的官員就算是不回家睡覺也會自發將章程制定出來,畢竟早些時候讓皇上透過,他們也早安心。
雖說皇上金口玉言,說出的話很難收回,可誰又敢保證不會出現什麼意外。畢竟歷來都是皇帝想辦法從大臣那裡刮錢,何時聽說過漲俸的例子。
況且漲俸一事各部官員意見出奇的一致,全部沒人反對,商量籌劃起來也不存在什麼分歧。不像其他事,各部還推一推皮球。
畢竟這是給群臣謀得福利。若有人跳出來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