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辨明方向,向著克魯倫河方向前進。
開春三月左右,北方風沙很大,有句話叫做‘大風三六九,小風天天有。’尤其是沙漠邊緣的草原。那會兒可沒有植樹造林的政策,也沒有防風固沙的遠見。
相反,中原統治者恨不得風沙把這些日鬼搗蛋的鄰居淹沒才好。因此,明軍首先遇到了不是敵人的阻攔,而是風沙。
滿天的黃沙,在大風的裹挾下鋪天蓋地,阻隔了日光,也迷了人的眼睛。
明軍士卒頂著狂風,忍受著砂礫打在臉上、吹進口鼻的難受,艱難向前推進。騎兵也不再騎馬,他們把韁繩牢牢綁在手上,牽著馬匹前行。
最難得是帥旗兵,他們要將旗幟扛起,本就前行困難,加上旗幟的張力,讓他們寸步難行,往往向前走了兩步,又退回去三步。
朱棣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帥旗不能倒,這是不吉利的。於是,他命令士卒將帥旗捲起來,綁在旗杆上。這樣一來帥旗既沒有倒,還不會再有風力張弛。
風沙停了,但將士們的腳步仍然沒有停。現在已經到了瓦剌的腹中地帶,明軍休息的時候也不再生火做飯。
餓了和著涼水啃上幾口乾硬的乾糧,困了便和著盔甲就地而眠,冷了就數人擠在一起增加熱量。
這一切都是朱棣的軍令。“將士們,敵人就在前方,現在我們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前功盡棄,這些天的努力都付諸東流。等到敵人的老巢,他們已經煮好了奶茶、烤好了羊肉,就等著我們去享用。”
“本帥與你們同在,我們現在的辛苦是為了後面少流血,為了更多的將士們能活著回到家。所以,本帥令你們堅持!”朱棣一路不斷地打氣。
他自己本身確實也做到了與士卒同吃同住同行,完全沒有上位者的待遇。
主帥如此,將領們自然也得跟著做。而將領們如此,士卒們還有什麼怨言呢?所以,現在明軍從上到下都憋著一口氣,那就是找到瓦剌老巢。
好在隨著行軍縱深,逐漸的溼地也多了起來,風沙不再頻繁,就算有也不再勢大。四周翠綠色的青草鬱郁生機,偶有野兔雄鷹博弈。甚至有幾次還見到了草原狼的蹤跡。
這意味著周邊有可能出現瓦剌的崗哨,周天正已經親自帶領人馬前去打探。而明軍卻放緩了行軍速度,甚至有規律的休整。
朱棣敏銳的感覺馬哈木就在不遠處,明軍經過長時間的急行軍,有必要休息一下了。士卒也是人,是人就會累。
如今隨時都可能遇見瓦剌大軍,總不能到作戰的時候揮不動刀槍吧。要知道瓦剌大軍可是以逸待勞,疲軍易敗。
因此朱棣故意放緩了行軍速度,下令大軍有條不紊的安營紮寨、吃飯休息。
又向北推進了幾十裡後,一條河流出現在明軍面前,此地已是蒙古中北部。士卒們紛紛下馬給水囊灌水,馬匹也低頭在河邊美美的喝了起來。
朱棣看著豪飲的戰馬,不由心生感慨。“這條河以後就叫飲馬河。”朱棣道。
飲馬河並不屬於南北走向,而是東西走向。明軍此前一直向北行進,一直未發現敵人的蹤跡,途中除偶爾有落單獨居的本地居民外,再無其他人影。
此時周天正打馬回來,來到朱棣身邊道:“大帥,末將沿著這條河上下檢視了,尚未發現瓦剌軍。您看是否需要渡河打探?”
朱棣思慮片刻,並沒有對周天正回覆,而是來到不遠處正在觀察地形的朱權跟前。幾位大將緊隨其後。
“十四弟,打探的斥候回報,附近並未發現瓦剌部落,我們現在已經縱深,如果越河向北,只怕補給線過長。你的意思如何?”朱棣道。
朱權看著河流的走向,說道:“此河是東西走向,西邊是高原,也就是韃靼的地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