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龍居然把一直收藏起來的那套連體宇航服都換上了,李唐哪能不知道這傢伙是有意裝神弄鬼。
這種科技感十足的奈米材料宇航服,在後世現代人眼中都是妥妥的航天神裝,更何況封建迷信思想大行其道的古代社會。
李唐很隨意地抬手回了一個軍禮,然後擺手說道:
“暫時沒什麼指示,先帶我去艙內逛逛。”
“是!主人。”
李龍畢恭畢敬地領著李唐從艙尾艙門進入後艙,跟著把艙門關閉。
走進這艘硬殼式飛艇的內部,饒是李唐見慣了船山號的巨大,此刻也依然被李龍設計建造的這艘飛艇深深震撼不已。
“主人,您別看到它的飛型跟德國人造的‘興登堡號’硬殼飛艇很相似,但內部構造可比那種老式飛艇先進、安全多了。”
李龍似乎對自己的傑作非常滿意,自賣自誇地介紹道:
“首先,在安全性方面,我借鑑了銀河聯盟時代宇宙航行的安全設計理念,使得‘船山一號’在安全性和舒適性方面,即算放到您所在的二十一世紀,也是無可挑剔的。
不過,其代價是我把船山號的內部艙室和主控艙都拆解得面目全非了。就連動力艙也被我拆裝了一大半。船上一大半管線都被我應用在船山一號上面了。”
“呵呵,李龍同志,幹得不錯!”
李唐拍著李龍的肩頭,心情很好地笑道:“船山號上的資源,反正放著也是浪費,你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廢物利用,造出這艘大飛艇,非常好!我很滿意。
船山號的歷史使命已經遠成,以後有機會,乾脆把整個船體也拆了回爐,全部熔鍊成鋼鐵原材料。免得我將來睹物思人,看著鬧心。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船山一號的載重能力應該不會小。”
“那是必須的!”
李龍一本正經地說道:“船山一號滿載最大起飛重量可達160噸!因為考慮到現實用途,艙內空間我都設計成以運載貨物為主。只保留了一間專供主人使用的豪華指揮艙。”
“若是用來運人的話,一次效能載多少人?”李唐很認真地望著李龍問道。
“如果不考慮乘客的舒適度,只是往貨艙裡面塞人的話,一次性應該可以搭載1526個平均體重130斤的成年人。”
李龍飛快地計算出結果:“只是這樣操作的話,人在貨艙裡面會像沙丁魚一樣擁擠。不過,以船山一號最大240公里每小時的巡航速度,他們在空中呆的時間不會太久。”
“足夠用了!”
李唐很開心地雙手撫掌拍了一下,“咱們又不是搞航空客運,沒必要替這個時代的古人們考慮這麼多。能讓他們此生有幸體驗一把飛天的感覺,就是他們人生當中最大的幸運。”
240碼的航速,雖然沒有飛機快,但在這個時代已經非常嚇人了。
整個天空,都是船山一號的航線。
從船山集到龜茲城,空中直線距離差不多1000公里。一天往返兩趟,每天可以從龜茲城撤出三千多人。
如果龜茲城沒有城內十多萬居民的拖累,把養活這十多萬人的口糧拿來補充軍糧,應該能讓守軍多撐一段時間。
在沒搞清楚龜茲城的安西大都護府高層官員是什麼心態之前,李唐可不傻到讓張小雷和劉侗帶著大批火槍火炮過去提供支援。
頂多可以帶一批軍用乾糧過去當見面禮。而條件是換取龜茲城的漢家子民人口。
“對了,李龍,我想你應該在船山一號上面有考慮到裝載武器系統吧?”
李唐像是突然想到什麼事,眼巴巴地望著李龍問道。
“主人,那是必須的啊!”
李龍非常肯定地點頭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