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晚唐:開局一條船> 第257章 李唐決定對西北人口進行戰略調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7章 李唐決定對西北人口進行戰略調整! (1 / 2)

在反覆琢磨西北王府治下現有人口的多民族結構以及人員素質後,李唐決定狠下心來把所有人都投入軍隊這座大熔爐加以千錘百煉。

反正他們已經習慣了全民皆兵的軍事化管理,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當中都學會了什麼是服從。

現在把這套管理模式進一步加強培訓單元,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專多能的多面手,沒毛病。

把吐蕃人趕走後,李唐原本以為可以關起門安心種田。但經過這大半年的事實證明,他的這種想法是錯的。

想把幾百萬大字不識一個的農奴、牧奴、礦奴、佃農、匠人、平民等奴籍賤籍人口轉化成各行各業的職業人才,其難度遠比李唐想像中的要困難得多。

當初在船山部落能取得成功,是因為總個部落加起來只有一千來號人。他們當中還有鐵列都、德布南贊、大賀德羅、拓跋庫莫、拓跋尼孜、葛邏謀剌、阿史那列等十多個有見識讀過書能認字的人才。

雖說後來有郭昕帶著八千多安西軍老弱將士加入,其中也有幾百號能管用的人才,但把這麼點人才攤到近八百萬人口,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要不是當時還有李龍、李虎、李豹帶著幾百號中級智慧機器人充當教員和教官,李唐早把腦袋上的頭髮都揪光了。

事實上,這也是前些天李龍提醒李唐別老想躺平的主要原因。

人員培訓取得的效果和效率實在太低太慢了。

除了在新龜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它地區的人除了開荒屯田種地,就只能修路修水利。

基本上絕大多數的人員是在從事跟徭役苦力一樣的體力勞動。不同的是他們比服徭役要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睡得好。

指望這些人把除新龜茲地區以外的州縣城鎮發展起來,最起碼得等五到十年之後。

李唐現在算是弄明白,歷朝歷代的王朝更替,新登基的皇帝為什麼要沿用舊朝的官員體系。

不過,李唐對在西北各地搞大清洗並不後悔。

因為他從一開始就希望從吐蕃人手裡得到的是一張白紙。

只是這張白紙有點太白太薄了。

要說是自作自受吧,李唐表示決不承認。頂多是讓他勞心勞力多操點心多死點腦細胞。

本王就是頭鐵!

主打一個嘴硬。

即使有幾百萬人口活祖宗要他供著。

要知道,這幾百萬人不僅僅只是給口飯吃這麼簡單。不但要吃飽,而且要吃好。除了衣食住行,他還得管他們讀書識字,教會他們各種生活、工作技能。

好在這幾百萬人個個都聽話,讓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任勞任怨。且人人都把他當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供奉著,家家戶戶都敬立著他的生祠。

如果這是神話世界,光憑這些源源不斷的香火,絕對能讓他立地成神。

身逢亂世,若不想隨波逐流,就只能逆流而上。

動用龍巢基地的超自然力量加快大西北鐵路幹線的程序,現在看來,李唐覺得這個決定極為英明。

這樣可以把分散的人口全部都集中在沿鐵路線建立的新城鎮。至於各州府所在的老城,該拆的拆,都變成建築材料廢物利用。

畢竟這些由老舊城牆圍成的城鎮,已經不符合大西北新城市建設的發展規劃。

想到這,李唐讓星辰把西北鐵路規劃圖調出來。

新龜茲-碎葉-疏勒-于闐-新龜茲為內環線;

碎葉-休循州-大宛-康居-姑墨州-月氏-修鮮-條支-寫鳳-昆墟州-安息州-大宛形成外環線;

新龜茲-焉耆-庭州-西州-伊州-沙州-肅州-甘州-涼州-鄯州-蘭州-河州-洮州-岷州-松州組成西南幹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