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忙碌的日子又開始了,人們都忙碌起來,每天早出晚歸,恨不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來種地。而李不周也不例外,他暫時放下了砍柴的工作,因為這個季節雨水很多,砍下來的木柴也是溼漉漉的,無法使用。所以他決定利用這段時間幫助家裡人做些其他的事情,比如照顧莊稼、餵養家禽等等。雖然這樣會讓他的收入減少,但他知道這是必要的犧牲,只有等到秋後天氣好轉後才能重新開始砍柴的工作。
在這個寧靜的山村裡,人們採用一種獨特而實用的方式來完成重要的農耕任務——幫工。
這種傳統的做法不僅體現了鄰里之間的互助精神,也確保了農作物能夠按時種植。例如,當插秧的季節到來時,每個家庭都面臨著繁重的勞動任務。如果僅僅依靠自家成員來完成這幾畝田的插秧工作,可能需要數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然而,如果他們採取另一種策略,購買一些肉類和蔬菜,並邀請其他家庭的成員前來幫忙,那麼整個工作可以在短短一天內高效地完成。這種互幫互助的方式不僅節省了時間和精力,還增強了社群內的凝聚力和合作氛圍。透過共同努力,大家能夠更好地應對農業生產中的挑戰,實現豐收的目標。同時,這也是鄉村生活中一種溫暖而親切的體驗,讓人們感受到彼此的關心和支援。
每逢村裡有人家喊幫工,李佳啟夫婦倆就讓李不周去。
實際上,村子裡的年輕人們在家務農的確實寥寥無幾,而李不周卻算得上是其中的異類奇葩。與他年齡相仿的那些年輕人,只要一結束學業,便會毫不猶豫地離開家鄉外出打工。
李不周又何嘗不知道自己是個異類。但是他能如何?
這天,李佳啟夫婦又讓李不周去幫工。李不周像往常一樣答應了下來。
到了地裡,李不周發現這次幫工的還有幾個同村的年輕人。他們看到李不周,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李不周,你怎麼還在這裡幹活啊?”一個年輕人笑著問道。
“我……我在家也沒事,就來幫幫忙。”李不周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你可真是個怪人,我們都出去打工了,你還留在這村子裡。”另一個年輕人說道。
李不周笑了笑,沒有說話。他心裡明白,自己和這些年輕人有著不同的追求。
就在這時,村長走了過來。
“你們這些年輕人啊,都只想著出去闖蕩,卻不知道咱們村子裡也有很多機會。”村長說道。
“村長,這村子裡能有啥機會啊?”一個年輕人問道。
“咱們村子裡的土地這麼肥沃,只要好好經營,一定能有不錯的收成。而且,現在的農村正是需要有能力、有開拓眼界的年輕人來當帶頭人的時候,你們年輕人都出去了,留下我們這些老東西,老思想、老觀念的老頑固在家裡,啥事也幹不出來,只能是重複著過去。”村長說道。
李不周聽了村長的話,心中一動。他覺得村長說得有道理,也許自己可以在村子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李不周每次上山那邊去砍柴,都要經過一片連片的尚未開發種植經濟林木的原始次森林,總共應該有三百多畝的面積。這時聽到村長的話,他又想到了這個事,於是就向村長打聽了一下那塊森林的歸屬權是誰的?
“那一片都分散到各家各戶去了的,有些家庭人手充足的就造完林了,有些家庭人手少了就仍舊保持原樣。”村長解釋說。
“哦,原來是都分到戶了的,我以為還是村裡的集體資產沒來得及分配的呢?”
“怎麼?你有想法?”村長不經意的問。
“如果是沒分的話,是集體的,我倒是有想法,可是已經分到各家各戶的了,那就沒必要去想了。”李不周道。
“說說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