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興二十六年,六月初二
良辰吉日,宜嫁娶。
是日一早,長安城主街區處人流攢動,小廝僕從丫鬟成群結隊,忙裡忙外。
赴宴的轎子華車更是不知幾數,世家貴族,公侯伯子男,各家正頭夫人親至,更有王妃郡主,不勝列舉。
不一會,街市中便傳來陣陣鑼鼓喧天的吹打彈唱之聲,更有綿延數里的鞭炮聲不絕於耳響個不停。
此番盛景,不是其他,乃因今日是寧國公府謝家、長房三公子的大喜。
這三公子單名一個珩,字懷予。觀其品貌,最是個霽月清風的翩翩公子;又是長房夫人的嫡出,自幼內斂持重、勤勉讀書,其祖父祖母最喜。
再說,三公子今日大婚之妻,也是不俗。
此女出自世代清流的清河崔氏,話說清河崔氏百年氏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在文人舉子中聲望之高,無人可堪其項背。
如今,崔氏只嫡系的三房住在京中,其餘皆留在故籍地方。
便就這三房的子弟中,也皆都好學用功、奮志要強,並無仗著家中庇廕而生了玩樂之心、養了紈絝之性。由此,無人不讚崔氏家風。
崔氏一族如今的長房老太君盧氏,和寧公府的老祖宗秦氏,原是閨中時一牆之隔的鄰居,更是手帕交,未出閣前,二人幾乎成日形影不離;出了閣,都嫁在京中,世家筵席之時,也是常見,是以二人感情之篤,親姊妹也難比。
而今日大婚的三公子之妻,便是崔氏長房的嫡次女,乳名喬喬。
盧老太君最喜女孩,家中的幾位孫女皆是愛若珍寶。
又和秦氏關係好,老姊妹之間常常走動,便也拿對方家的孩子當若自己的一般。
喬喬和家中幾個姊妹三歲至七歲這幾年,幾乎是拿寧公府當了半個家;
秦老太君時常就要接崔家幾個女孩過府,與自己家的幾個孫女一處玩耍嬉鬧,若是玩得忘了時辰,和謝家的姑娘同吃同住也是有的。
自己膝下一天天長大的孩子,情分自然不一樣,眼看著小姑娘們一個個從玉雪可愛到亭亭玉立,兩家老太太漸漸也有了結秦晉之好的心思。
但世間萬事萬物,都需講究緣分。
兩個老太君瞻前顧後,最後也就謀定了這麼一對;其他的,要麼家中父母另有安排、要麼品相八字不合、要麼就是脾氣秉性天差地別、只怕強行說合成了怨偶。
倒也就眼前這麼一對,哪哪都瞅著合適。
謝家娶妻,崔氏嫁女,當日的長安城自是不必說的花團錦簇熱鬧非凡。
迎親隊伍氣派浩大,自是不必說;那崔氏女的嫁妝,最是吸睛,頭一排的已經到了寧府,最後那一趟,甚至都尚未從崔府出來。
家中有喜事,寧公府上下都是一片喜氣洋洋,一應小廝門房護院,腰間都應景繫著紅綢、丫鬟們也是梳扮齊整,個個提著小心。
秦老太君坐在上房的羅漢床上,正由丫鬟替其梳妝,按說晨起早就梳好了,可老人家高興,非要多戴兩朵花兒沾沾喜慶。
長房大兒媳,即大少奶奶薛氏見狀笑道:“今兒個一起來,老太太臉上的笑就沒斷過,我看吶,老太太若是腿腳利索,恨不得自己上馬,替三爺去把喬妹妹娶進來了。”
一番話,說得眾人都笑了。
秦老夫人笑罵:“你這利嘴,越發張狂,都敢拿我說笑。”
薛氏自嫁到寧公府,便執掌中饋、行管家之權,因做事周到、處世逢源深得老太太秦氏信任寵愛,平素也最愛在秦氏跟前賣乖討巧,聞言笑道:“老太太只說,我說得可對?”
秦氏開懷一笑,“那自是對的,還是琛哥兒媳婦知道我的心。”
恰在此時,外間有人笑道:“迎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