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我在三國當皇帝,被後世直播日常> 番外 226 開皇盛世(大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 226 開皇盛世(大結局) (1 / 2)

開皇二年,大皇帝劉景頒佈詔令。

今天下已平,四海已定,各州歸治,郡縣暢通。

開皇元年,朝廷進行了大力的官吏考核,以及嚴酷的淘汰制度。

一時間,朝堂風起雲湧,大批大批的官員,被都御史賈詡帶著御史、監察使,一個一個,彷彿下餃子一般的拉下馬來。

大漢地方官吏結構,來了個從頭至尾的大換血。

關鍵是劉景沒人了,手裡沒有替補,一時朝廷對於賈詡行事,議論不止,紛紛上書,求劉景暫緩官吏淨化政策。

好在劉景想起了歷史上曹操的做法,曹操是下的求賢令。

但是作為皇帝,要考慮的就多了。

求賢令是好的,但是不能就這麼直接的丟出去,不太合時宜。

劉景夜裡派人偷偷將賈詡召來殿內。

“文和,朕準備來一次,才學大摸底。”

“才學大摸底?”

賈詡來回奔波旬月,本就有些疲憊。

這次被劉景突發奇想的一個才學大摸底,給乾的摸不著頭腦。

“對。”

“臣,願聞其詳。”

“才學大摸底,就是朕為了應對,朝廷官吏問題,而準備的另一手準備。”

“現在朝廷在涼州冀縣、狄道、武威,司隸的長安、宜陽、雒陽、河南、河內,益州的成都、南鄭、上庸。”

“一共設立了11座大學,但是今年才剛剛起步,連學生都大貓小貓三兩隻,想要朕自己培養,很難做到反哺朝廷。”

“所以我們這樣,給全國各州郡,不,各郡縣下達聖諭。”

“命令當地官府昭告天下黎庶,凡有一技之長者,均可入宜陽,參加朝廷舉辦的文科、工科、武科、雜科,四項選拔,對外,便稱為恩科吧。”

“文科就考察法律、時務、農桑、畜牧、算學等。”

“工科就比較雜了,不論是木工、土工、石工、機關術但凡有利於朝堂,有利於國家發展,黎庶安定的,都可以為他們帶來成績,朕會給他們最好的待遇,最好的社會地位,以及大漢天工院的職務。”

“武科則是朕用來選拔基層以及中層軍中幹吏的,所以除了武藝、箭術,還有兵法,實戰模擬等。”

“首先是初試,透過初試的,休整一旬,接著參與複試,透過複試的,成為大漢朝廷的候補官吏。”

“複試之後,是堂試,朕會派出朝中重臣作為主考官吏,同時朕也會參與其中,親自出題,選出優秀的百人,乃至二百人。”

“透過堂試的,直接成為大漢朝正式官身。”

“最後選出最優異的三十人,參加最後的殿試,由朕親自擔任主考官,殿試第一,為大漢科考狀元,賜府邸一座,美玉一雙,錢百貫,糧3000斛,御馬遊行,府衙採花,環繞宜陽。”

“第二名為大漢科考榜眼,同樣府邸一座,賜錢百貫,糧3000斛,御馬遊行,府衙採花,環繞宜陽。”

“第三名為探花”

“這一等,上金榜,每年只選擇三人。”

“第二等上甲榜,賜進士出身,名額為十個。”

“第三等乙榜,賜同進士出身。”

“陛下學究天人,真乃神人也!”

賈詡眼睛明亮,躬身再拜。

很快,詔令下而天下動。

荊州,文儒氛圍濃郁,人口眾多,鍾靈秀美。

一處山崗,幾位青年,看著為首一人高聲誦讀,開皇聖令。

激動之色溢於言表。

“陛下真千古聖君,如今天下平復,正是我朝用人之際,身為陛下所言,新時代的讀書人,怎麼能對天下苦難視而不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