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賑?不知道這有什麼講究嗎?”
燕姣然一邊說著,一邊學著秦淵的樣子,涮了一片羊肉,又蘸了蘸麻醬,然後送入口中,稍微一咀嚼,一股濃郁的肉味和芝麻香就佈滿味蕾。
一瞬間。
女帝的眼睛又亮了幾分。
這羊肉真香!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她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菜,這種香味,無以復加。
不過為了防止被秦淵看出來自己喜歡吃。
她卻還要儘可能地掩飾表情,做出一副馬馬虎虎還湊合的樣子。
見此。
秦淵心裡跟明鏡似的,笑了笑沒有說什麼。
而是繼續解釋道:
“顧名思義,就是用工作來代替賑災。”
“可以由朝廷出面,要求世家大族或者富商聯合出資,再選定一些地點,建造大工程,諸如開挖運河,防洪堤壩、青磚大道之類的。”
“然後讓京州城外受災的難民去幹活。”
“報酬也很簡單。”
“只需要提供一日兩餐或三餐的精糧,並且管飽,除此之外什麼都不用付出,這樣不僅能解決災民的問題,還能順便建造出來大工程,福澤百年。”
“而且這種例子,是可以效仿。”
“以後一旦碰到天災人禍,有了災民,就都可以用這種辦法,一舉兩得,既成功賑了災,又沒有浪費時間和勞動力。”
“你說說。”
“這是不是一勞永逸的鎮國策?”
這……
燕姣然聽完後有些呆滯。
竟然還能這麼幹?
還能這麼幹?
秦淵這一番話,真的宛若醍醐灌頂一般,讓她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燕姣然雖然沉迷修仙無法自拔。
被人稱為昏君。
但她不傻。
秦淵的話說得這麼透徹,她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是啊!
災民問題的癥結在哪兒?
不就是聚集在城外,久久不散,不僅造成賑災糧不夠,還對京州府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甚至還有些人想要利用災民譁變造反,掀起人禍……
可如果讓他們幹活。
消耗他們的心思和氣力。
不就行了?
而且確實不需要提供額外的東西,只需要吃的,一日三……不,一日兩餐,就足夠他們感恩戴德地去幹活!
不過……
要權貴富商他們參與進來做什麼?
而且災民們萬一不幹呢?
畢竟……
他們本就對朝廷怨聲載道。
更重要的是。
這種動輒百萬人勞作的大工程,放在之前,包括阿房宮,秦始皇陵等,不都是典型的暴君行為?
難怪說……
秦淵表示有辦法也不會有人用的!
誰敢提這種事?
提出來了,自己真的敢幹?
這可是稍有不慎,就會被人寫在史書上唾罵,遺臭萬年的行為啊!
想到這裡。
燕姣然心裡也有些打鼓,便將自己的問題說出來:“你這的確是屠龍術,這種辦法,朝堂上肯定無人敢提,提了,陛下也不一定敢用。”
“畢竟聖君秦始皇就因為動員數百萬人勞役,修阿房宮,修陵墓而被後世唾罵,斥為一代暴君。”
“而且,既然是朝廷發起的,為何要讓權貴富商參與?”
“再加上災民們萬一不幹怎麼辦?”
“要知道,他們現在什麼也不幹,照樣能領賑災糧餓不死,完全沒必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