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姣然也來不及計較了,畢竟留給她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辰了,可別聽課聽到一半就給自己送走了。
那她可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因此,她略有些撒嬌地催促道:“夫君,你快繼續說嘛!”
這夫君是越叫越順口了。
秦淵也不賣關子:“那好,娘子,我就給你簡單講講歷朝歷代的區別吧。”
“娘子你不妨對比著看看,相信你就有思路了。”
秦淵頓了一會,緩緩說道:“大糖早期的時候,權力主要掌握在關隴集團手裡。”
“對於關隴集團而言,維持現狀利益更大,因而,在土地政策上,繼承了前朝的均田制。”
“同時由於戰亂,人口銳減,又重新迴歸了平衡。”
“而到了中後期,關隴集團破滅,內部又發生了大的叛亂,導致藩鎮做大。”
“中央為了收到更多的稅,同時減少百姓的負擔,於是就將稅制改為了兩稅制。”
“總而言之,大糖的土地制度是從朝廷所有,逐漸過渡到大地主所有,稅收制度也隨著土地制度的改變而改變。”
“而到了大慫的時候,情況又不一樣。”
“他們採取了較為寬鬆的政策,並不抑制私人土地兼併,因此,國家所有的土地大幅減少。”
“土地制度基本上也就圍繞地主展開了。”
“同時呢,也正因為土地制度比較寬鬆,地主會竭盡全力進行土地兼併,於是就使得大量農民破產,淪為佃戶。”
“所以,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危局,王半山實行了青苗法,試圖從從‘生產資料’方面補助自耕農,抑制土地兼併。”
“但是很可惜,王半山遭到了整個地主階級的反對,所有的一切都被否定了,回家養老去了。”
“他僅僅只是觸碰到了地主階級的利益,就在強大的阻力之下,使得改革以失敗告終。”
秦淵所說的事情,燕姣然都知道,也都記載在史書之上。
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原來這背後還有這樣的關聯。
在這樣的思路之下,原先只是單純記載在史書上的事件,其背後的意味,就有些發人深思了。
原來還能這樣讀書啊……
燕姣然微微有些動容。
同樣是經史子集。
在一些人手裡,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事件,一句話。
可到了另一些人手裡,卻成了橫貫古今的大道理,是施政治國的方針。
她眸子一轉,帶著顧盼生姿的媚態,嫣然而笑。
說完這些,秦淵摸了摸明棧雪的腦袋,微笑道:“娘子,現在你該明白了吧?”
“所以,縱觀千年以來歷朝歷代的土地制度改革,我們就能得出一個簡單得規律。”
“土地制度(即土地所有得性質)決定了稅收制度,地主階級與農民得比例決定了王朝的稅收情況,稅收情況最終會決定一個王朝的壽命。”
對此,燕姣然表示很認同。
朝廷沒有錢了,自然辦不成事,遇上天災人禍,就可能會滅國。
若非是上天庇護,讓她和明棧雪交換了身體。
想來,城外那近百萬的災民,她就根本沒法安頓。
等那些人餓得不行了,多半就要造反了。
到時候,自己只能在群臣的脅迫下,下令各地藩王進京勤王。
再之後嘛。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自己最好的下場,恐怕也就是在道觀裡安心修仙了吧?
燕姣然很是動容。
幸好有秦淵,有這個狗男人。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