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韓昌黎接過“趙日天”的手稿,鄭重其事地攤開,朗聲唸了起來。
“布衣趙日天諫。”
“草民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唔……
用排比和比喻的形式引出主題,——“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開篇就讓人眼前一亮。
應當是篇不錯的文章吧。
就是有點不對味啊。
品讀完了千古雄文《治安疏》之後。
再瞧這《諫女帝十思疏》怎麼聽怎麼覺著溫和,怎麼聽怎麼覺著不得勁。
這文章的攻擊性屬實差多了。
這不是大家夥兒心目中那個懟天懟地懟空氣,勢要噴死女帝的那個趙聖的寫作風格啊。
反倒像明樓這種一代文宗,老學究的手筆。
眾人按下心中的想法,繼續耐心地聽著。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
“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這是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感謝中考和高考,秦淵總還是有幾篇好文章能背得滾瓜爛熟的。
只要稍加修改潤色,就能契合大周的時代背景,立意更高。
韓昌黎聲情並茂地朗誦完了之後,將這手稿又重新疊好,遞迴給了趙日天。
全場寂靜,沒有人說話。
似乎還在回味著這篇簡單生動的議論文。
不多時。
人群中響起了幾個零星的掌聲。
緊接著,很快便聚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聲。
“善,大善!”
“好,寫得太好了!”
“……”
在群演的幫助下,氣氛總算是活絡了起來,沒有冷場。
總得來說,這篇文章可圈可點。
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者的諄諄教誨。
不停地舉例子,講道理,告訴女帝:
想做一個好皇帝就要居安思危。
不要剛繼位的時候勵精圖治,不斷努力,掌握了大權之後,就開始縱情傲物享受生活,要想想曾經的初心。
同時又把百姓比為水,君王比做舟,傳神地說明了利害關係,告訴燕姣然要勤政愛民。
最後總結出治國的關鍵,要知人善任,選拔人才,自然就能達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
概括一下,潛臺詞就是:
您老只要別亂造宮殿,瞎雞兒建祭壇,多整點水利工程等等的德政。
然後再選出點人才出來,有他們幫著你治國。
您愛修仙修仙,愛幹嘛幹嘛。
朝廷也好,大周也罷,在他們的治理下肯定是不會出亂子的。
趙日天:(拍桌生氣拍桌)現在朝堂上的都是些什麼玩意?辣眼睛!
本文雖然不如《治安疏》那般驚天地泣鬼神,把天下臣民振奮得迎風尿三丈,但也是難得一見的好文章了。
這人倒是也有些文采,像是個飽學之士。
只是,他真的是趙日天麼?
眾人的心中仍有些疑慮。
趙日天如果真的貪圖名利,想要謀一個富貴的話,在第一份報紙問世,呈上《論標點符號使用疏》的時候,就應該出來了。
為何要隱姓埋名,反倒藏起來呢?
等到第二篇《治安疏》問世的時候,眾人才知道,趙聖這是為了避免麻煩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