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大明,從尚公主開始> 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 (1 / 2)

朱明王朝成立十八年了,中原各地正慢慢恢復戰爭創傷。

元朝被滅國後,殘餘勢力逃到張家口外,盤踞蒙古老家,還在做著復辟的美夢,時不時的騷擾著內地。

那時候的交通不暢,要從京城應對殘元的騷擾,得到資訊最快已是六、七天後。等到反應過來,再安排下去,一個蓄謀已久的中型戰役也打完了。朝廷動了派大將常駐大都(今北京)的想法。

又是一個司空見慣的朝會,高居寶座的朱元璋,鷹視狼顧看了下面一眼,憤怒從他心頭升起。眾口一詞舉薦魏國公徐達,輔佐開府大都的燕王,抵禦殘元,他們這是要幹什麼,一點避諱都不顧嗎?

自從他為了集權,剷除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宰相胡惟庸後,眾文臣如同霜打的茄子焉了頭,見到他如同老鼠見了貓。

好在太子朱標心底純善,每每為他們說話,他們自發團聚在太子周圍,明面上沒有誰敢炸刺。

但武將們卻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徐達為首的四皇子派;一派是以藍玉(永昌候)為首的太子派;還有就是以馮勝(宋國公)為主的逍遙派。

這三派中,無論誰有異心,都是能令風雲變色,江山易主的高人。朱元璋每每想到這裡,夢裡都不知嚇醒過多少回。

駐軍大都,看似是為了抵禦殘元,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倘若徐達以皇四子為由,做出點什麼事來,到時怎麼收場。

他們怎麼就不交出軍權,做個富家翁不好嗎?這是橫亙在朱元璋心中的一根刺。

歷史沒有例外,誰登上寶座的那一刻起,便把全天下的人當作敵人,總有刁民要害朕,時時縈繞皇帝心裡。

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沒有制約的君權,讓皇帝快意人生,隨心所欲。只是常常讓人猜不準,他的下一步將會怎麼行動。

朱皇帝自然如此,他的兒子中,又以太子朱標和四子朱棣(燕王)最為出色,徐達是朱棣的岳父,常遇春是太子的岳父,藍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

倘若太子身體康健,常遇春又在世,這樣的提議也不會引起他過分猜忌。就算你滿朝哄哄,憑著太子賢且長,大義所在,壓制朱棣仍然綽綽有餘。

那個被自己稱為:“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的魏國公,不會私下搞什麼串聯吧,他究竟打的什麼算盤。

看了看坐在下首的太子,一股柔情從心底湧起,這個太子非常令自己滿意。

冷眼瞟了一下徐達,老子還在,一根手指頭就能將你打倒,你怎麼跳都跳不出我的手心。

之後呢?

一股殺心從心底湧起。不管有沒有串聯,是時候挑出這根刺了。

他惡狠狠問道:“你們都是這個意思。”

徐達在下面也是有苦難言,自己人不說,那些政敵簡直是要把他放在爐火上烤。開國後,他一直處於低調狀態,從不張揚。

如果這樣就能消除皇上心頭的猜疑,歷史上也沒有殺功臣一說。

何況面臨這樣的狀況,太子身體不適,燕王氣概非常。自古這奪嫡之爭,非常忌諱外人介入,搞不好就是渾身碎骨。一般人避之尤嫌不極,怎會輕易參入。

諸葛亮那麼厲害的人,都不敢參入劉表兩個兒子之爭。就算被劉表長子劉琦強求,也只敢在一個撤出樓梯的閣樓,對他說點隱隱約約的話。因為,外人不說參與,提都不能提,那是死路一條。

可誰叫自己是皇四子的丈人呢,你說沒有,人家能相信嗎?

徐達一陣心冷,委屈和恐懼使他渾身顫抖。他早就想交出軍權,奈何歷史的教訓和手下一班人的抵制,令他不敢亂動。不交,皇上不滿,交了,手下人不說,拿什麼保證自己的性命。恐怕到時,就是應天府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