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女生小說>重生岳飛之還我河山> 第二卷靖康變君臣幾多難 第五十一章 兩路軍敗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靖康變君臣幾多難 第五十一章 兩路軍敗退 (1 / 2)

耶律大石來到宋軍陣前,見宋軍早已經擺開陣勢,如鐵桶一般。耶律大石便問蕭幹:“宋軍陣容齊整,如何能下?”

蕭幹回道:“如今我軍攜昨日大勝之威,士氣正旺,我觀宋軍雖然齊整,但面露惶恐之人甚多,此乃久疏戰陣之象,而我軍連年與金軍大戰,雖然大多失敗,但麾下軍卒均是久經沙場。如今南人來襲,若是失敗,便是亡國滅種之難,所謂哀兵必勝,如此情形下,當可一戰。”

耶律大石看向左右,各位將士都是面露悲憤之色,於是下定決心,將令旗一揮,遼軍便先用弓箭射向對面宋軍,而後便是騎兵步卒蜂擁而上。

种師道見遼軍來攻,也吩咐手下拉開弓弩,與其對射。整個戰場上頓時箭如飛蝗,竟然將天空都遮得陰霾下來。一輪射罷,倖存的遼兵已經殺到陣前,眼看宋兵前軍在騎兵衝鋒下便要潰敗時,從後軍中閃出一隊人馬,軍士手中都提著一根棍棒,衝了上來。

此戰中遼兵鎧甲完整,無論騎兵還是步卒都人人戴甲,兵器鮮明。反觀宋兵,多年並無戰事,再加上駐軍官員腐敗,剋扣糧餉,士兵們則是驕奢惰怠,只知為禍民間,身上甲冑都是破舊,手上軍械更是參差不齊。因此兩軍方一交鋒,宋兵便發現自己手上軍械難以傷人,而對面遼兵則是一刀一個,難以抵擋。

遼兵得勢,個個衝鋒向前,而此時那隊手持棍棒的軍士也已迎了上來。只見那些軍士個個悍不畏死,衝上來便是一棒將遼兵打翻在地,繼續向前突進,後軍跟上便是亂槍將倒地遼兵扎死。

原來种師道也發現宋兵裝備極差,難以與遼兵力敵,連夜選拔敢死隊兩千餘人,將軍械中的粗重棍棒人手一根,專候今日遼兵開攻。遼兵雖然鎧甲鮮明,但一棒下去,仍不免倒地,加上身上鎧甲沉重,一時間難以起身,便被跟隨而來的宋兵刺死。

有了這一隊人馬,竟然硬生生地頂住了遼兵攻勢,一時間戰場上陷入僵局,兩方人馬相互傾軋,各有死傷。

眼看日近正午,耶律大石見久攻不下,而且此時人困馬乏,不宜再戰,於是鳴金收兵,回營休整,準備再戰。

待得遼兵退去,种師道收攏軍馬,清點各軍人數。不多時,各營來報,這一戰宋軍折損四千餘人,那兩千餘人的敢死隊死傷過半。种師道聽了來報,心中嘆息,雖然自己隨部來此,但自己主力仍在西北防備西夏,而在此處劃撥給自己的隊伍都是久疏戰陣之輩,剛剛戰場之上便個個畏戰,人人退縮。若非自己麾下精銳組成敢死隊,只怕此時已被遼兵攻破大營,一潰千里了。

想到這裡,种師道無奈傳令下去,命原屬自己的親衛隊斷後,大軍往雄州撤兵。

這邊耶律大石軍中正在起鍋造飯,忽然有探子來報,說見宋軍大營中旌旗舞動,人喊馬嘶,似有退軍之意。耶律大石連忙與蕭幹上馬前來觀看。只見宋營中仍是戒備森嚴,後方隱有煙塵,但旌旗卻是不亂,留守宋兵個個目露兇光,嚴陣以待。

見到這般情形,耶律大石無奈對蕭幹說道:“种師道不愧是西北名將,我也多聽西夏使者說起此人,如今雖然年老,但觀其退軍,便知盛名之下,果無虛士。我軍若是立即追趕,只怕會中了埋伏,而且眼前宋兵不似普通,想來應該是他從西北軍中帶來的精銳,急切之下恐怕陷入苦戰,白白送了將士們性命。不如我軍吃飽喝足,待他大軍漸退時銜尾而擊,緩緩追趕如何?”蕭幹深以為然,點頭附議。

這邊种師道隨軍向雄州撤退不提,另一邊東路軍在範村也遭到了遼軍的頑強阻擊,兩軍在範村展開了拉鋸戰。東路軍統制辛興宗見麾下宋兵個個軟弱,數次攻伐竟然未能擊破遼軍,心中焦急,但也無可奈何。

今日正在眺望遼軍兵營之時,突然看到中軍處樹起一杆帥旗,上面繡著斗大一個“蕭”字,心中疑慮,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