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兀朮發現殺金坪人去寨空的前夜,吳玠率領大軍退回到第二道關隘之中,這道關隘坐落於兩山之間的峽谷之內,按照吳璘的提議,因此吳玠對這道關隘也投入了重防,高聳的城樓,林立的箭塔,關卡前更是遍佈鹿角拒馬,將通往仙人關的去路堵得嚴嚴實實。
吳玠率兵入關之後,再召諸將議事,其中便有將官對這道關隘阻擋金軍的能力提出質疑,說此關隘畢竟是臨時所建,遠不及仙人關城高易守,一旦此關被破,無疑是對軍心極大的打擊,而且也會導致仙人關守備不足。因此不如棄此關隘,大軍退回仙人關,再圖固守之計。
此言一出,立即召來吳璘的反對,只聽其說道:“方交而退,是不戰而卻也。吾度此敵走不久矣。”
吳玠聞之不語,一旁楊政亦說道:“此地為蜀扼塞,死不可失,當守以強弩,彼不敢舍此而攻關。”
下方諸將聞言亦議論紛紛,吳玠思索一番後,最終做出了決定,開口道:“此間地處兩峰之間,本就易守難攻,關前雖平,但去路狹窄,便是金軍鐵騎到此,也難以施展。前日殺金坪狹長難守,如今我大軍聚於此處,兀朮便是想分兵故計重施,也無路可行,而我軍借天險地利,若是上下齊心,則必使金軍無功而返。”
眾將見吳玠已有決斷,於是不再多言,各領軍令,去準備守衛之事。
吳玠大軍一夜之間於第二道關隘處設下障礙,準備迎敵不提,兀朮率軍翻過殺金坪,向前行得十餘里路,方一轉過山腳,就見前方道路中設立著雄關一座,將原本就狹窄的道路堵得嚴嚴實實。關卡約有數丈高下,兩側及關前樹立著十餘座箭塔,關上則是五步一具三弓床弩,十步一架震天雷火炮。而關前半里外空地處則密密麻麻樹立著無數鹿角拒馬,障礙後方更是有吳玠大軍列陣以待。見到兀朮大軍前來,立即有數隊宋兵突前,佔據拒馬等障礙後方,舉盾持槍,而後方弓箭手則開弓搭箭,瞄準前方,只待金兵上前,便要放箭殺敵。
兀朮見狀有些吃驚,便問左右此關隘名稱,探馬盡皆不知,說原本此處於十餘日前還未曾有這般雄關,透過這道狹谷,便是仙人關門戶。
兀朮再抬頭觀望,只見兩側山峰刀削斧劈,難以攀緣,而且於山頭密林處,也可見刀槍反光,知道兩側山峰上也定有吳玠伏兵,想要緣山而上,突襲城樓,亦不可能。再看正前方關隘木牆上都鋪著熟牛皮,而且不斷有軍士向下澆水,令牛皮與木牆凍於一處。而此舉則正是應對兀朮前日以猛火油壇投入營寨引火之策。
看罷關前景象,兀朮不由嘆道:“吳玠果然智勇非凡,此地又是一場大戰。”
雖然前方宋軍防守嚴密,但如今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發,於是兀朮一聲令下,金軍步兵拼死衝向鹿角等障礙,五人一組,兩人在前方頂著盾牌,抵擋宋軍箭矢,另外三人則奮力將障礙推到一旁,為大軍開出通道。
此時在陣前督戰的吳璘一聲令下,後隊弓箭兵頓時萬箭齊發,箭雨一輪輪向著金軍前陣射去,使得無數抵擋不及的金兵紛紛被射倒在地。藉著箭矢壓制,前隊持槍盾的宋兵衝鋒而上,死死抵住鹿角拒馬,又用長槍借空隙處只管向前亂刺,金軍盾兵擋住上方箭雨,就防不住下方長槍,一時間進退失據,於是兩軍在陣前障礙處便開始角力,喊殺聲不絕於耳,戰局陷入僵持之中。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相鬥,最終金軍還是依掌人數優勢,將宋軍逼退,並將前方路障盡數清退至兩旁,中間留出一條寬闊的通道來。
眼看金軍騎兵已於陣前集結,將要發動衝鋒,吳璘深知金軍騎兵之威,一旦衝殺進來,自己手下士卒斷然難以抵擋,於是一聲令下,大軍邊退邊打,一路撤回關隘之中。
而兀朮於陣前見宋軍退入關中,於是立即變陣,再次推出了三十餘架投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