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誠聞言,連忙召集人馬,與寨中所餘賊兵一道往山下阻擋。
不多時來到山下,只見柵欄已破,數十隻船齊齊將山下水路盡數圍住,山腳下已然有數千官軍列陣以待,而岸邊船上仍有源源不斷的官軍走下船來,補充在隊伍後方。
岳飛見到黃誠等人率賊兵下山,便叫道:“楊么與鍾子義已然授首,爾等若不肯降,只怕到時屍骨無存!”
看到岳飛軍容,再聽說賊首已死,賊兵個個面露驚慌之色,不住拿眼去看黃誠等人。
黃誠見左右情形,不由嘆口氣對周倫、夏誠、劉衛等將官說道:“既然大王與太子俱亡,我等群龍無首,已經難有作為,況且官軍如今將山寨各處圍得嚴嚴實實,便是想逃,也是無路可退,如今之計,只能就降,各安天命罷了。”
眾人聞言,無不垂頭嘆息,隨後黃誠下令,命一眾賊兵將手中軍械棄之於地,而後黃誠來到陣前,躬身一禮,對岳飛說道:“嶽節度果神人也,我等據水而立,自以為可抗官軍,誰料節度一來,便兵敗如山倒,方知我等鼠目寸光。今寨中只得這萬餘人馬,皆願歸降,只望節度有好生之德,饒他們性命。此黃某死亦無怨也。”
岳飛點點頭道:“嶽某非好殺之人,聖上亦有旨,只誅首惡,降者不論,爾等肯降,必不至死。”於是命人上山收攏降兵,押到船上,帶回營中稍後安置。而後將水寨中所存物資盡數運回大營,一把火將山寨燒個乾乾淨淨。
待得一切安定,岳飛命人星夜將捷報送到潭州,報於張浚面前,張浚先收到楊么與鍾子義人頭,如今又收到洞庭湖大捷的訊息,自然喜出望外,一算時日,剛好八日,對席益說道:“嶽侯神機妙算,公之所慮,今日得見分曉。”
席益笑著說道:“卻是下官小人之心了,嶽侯果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以區區數萬人馬破敵二十餘萬,實是大功一件。”
張浚隨後將捷報封好,送於朝廷,而岳飛這邊,則開始最後的收尾工作。
此戰俘獲賊兵兩萬有餘,賊兵將領十員,如今盡被羈押在營中,於是岳飛召集眾將,共商如何處置之事。
牛皋開口道:“此寇逋誅,罪不容數,勞民動眾,亦且累年。若不略行剿殺,何以示軍威。”
一旁的王貴等人亦從其議,要將賊兵殺盡,以免再度為禍。
岳飛沉思許久道:“彼皆田裡匹夫耳,先惑於鐘相妖巫之術,故相聚以為奸,其後乃沮於程吏欲盡誅雪恥之意,故恐懼而不降,日往月來,養成元惡,其實但欲求全性命而已。今楊么已被顯誅鍾子義且死,其餘皆國家赤子,苟徒殺之?非主上好生之意也。”
而後問道:“爾等可還記得我岳家軍立軍初心否?”
牛皋等人回道:“為國盡忠,為民請命,光復河山!”
岳飛點頭道:“然也,賊兵雖行惡事,但亦是我大宋百姓,若是一味殺戮,到時十室九空,我等便是驅逐金人,又哪裡來的百姓經營?爾等須知,金人非我族類,殺之可矣,但各處盜匪若無大害者,當網開一面,行仁者之事也。”
牛皋等人聞言敬服,於是岳飛帶領眾將來到營中收押俘虜之處,對一眾人說道:“爾等為禍江南已有數載,本當殺之以儆效尤,但念在爾等為生活所迫,又被鐘相所惑,故不究爾等之罪。如今若有願從軍者,則充入官軍,若不願從軍者,則嶽某供給米糧使之歸田。”
一眾俘虜聞言如蒙大赦,紛紛叩頭相謝。隨後岳飛將一眾俘虜分開,有自請歸田者有兩餘七千餘人,隨後在願從軍者中挑選五萬人馬,命張憲帶回鄂州,交由陳淬訓練後充入岳家軍各軍。其餘有老弱者,皆放之歸鄉,剩餘數千人馬交由潭、鼎二州充為守城軍士。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岳飛命人於各處張榜,使人復聚於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