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封省札和高宗皇帝金牌相逼,岳飛又想到昨日收到李綱等人書信,裡面寫道“宣撫少保以天性過人,孝思罔極,銜哀抱恤,切不可以私恩而廢公義,望君幡然而起,總戎就道,建不世之勳,助成中興之業。”
雖然岳飛對李綱這種道德綁架之事極不感冒,但無奈李綱為人確實令自己敬佩,多少得給點面子,如今高宗皇帝更是拿麾下將領相逼,卻是令岳飛不得不從。
無奈之下,岳飛只能對鄧琮說道:“貴人勿憂,且在此地安歇一日,待明日嶽某便收拾行裝,到墳前祭過父母后便復返鄂州,貴人也可回臨安繳旨。”
鄧琮聞言喜出望外,起身躬身一禮道:“嶽侯心繫天下,忠義無雙,又體恤下情,小人感激不盡。”
岳飛將鄧琮扶住,嘆口氣道:“若非國家大事不容有失,陛下又幾次三番要奪情起復,嶽某實是願為母終制,如今雖然功在國家,但嶽某卻也成了不孝之人。”
鄧琮聽後勸道:“嶽侯孝心,天下皆知,實是軍中一日不可無帥,故地百姓亦翹首以盼光復失地,因而陛下方行此事。太夫人能在嶽侯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必是明理賢良之人,便是泉下有知,亦不會怪怨,還請嶽侯寬心。”
岳飛點點頭,不再多說。
次日,岳飛命人準備了祭品,來到父母墳前,哭訴祭奠一番後返回東林寺,命張保和王橫護送李娃等一眾家眷乘車返回鄂州,而自己則與岳雲、關鈴二人快馬加鞭,先行出發。
一路無話,數日後三人回到鄂州,一入衙中,眾將聞訊前來,問詢一番姚氏後事之後,牛皋開口道:“所幸大哥及時回來,不然再過幾日我等便要親自去往廬山相請了。你可不知,這些時日朝中省札不斷髮來,要我等想方設法請大哥歸來,不然便要遠遠地發配我等眾人。”
岳飛滿臉歉意說道:“卻是因嶽某自家事而連累大家了。”
此時一旁的張憲開口道:“我等岳家軍上下皆以恩師為首,萬事皆是共進退,何來連累之說?倒是今日收到前方軍情,弟子正不知如何是好,恰好恩師回來,還請定奪。”說罷將前線送來的軍報呈給岳飛。
岳飛一看,頓時怒火中燒,只見上面寫道:“偽齊將王威於三日前攻陷唐州,殺害城中團練判官扈從舉,團練推官張漢之。”
岳飛將軍報一把撕碎,說道:“傳我軍令,岳家軍立即整備,後日起兵往襄陽府屯駐!我倒要看看這偽齊何來的膽子犯我唐州。”眾將聞言,精神大振,立即應喏前去準備。
當夜岳飛獨自一人坐在書房,從懷中摸出一個木雕,輕輕撫摸,這木雕正是他依母親容貌所雕。摩挲一番後岳飛將其放在桌上,對著木雕躬身一禮,輕輕說道:“望孃親在天之靈庇佑孩兒出師順利,再復疆土。”
再過一日,岳家軍整備完畢,岳飛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向著襄陽而去。
來到襄陽城外,只見一支人馬已經在道旁相迎,岳飛仔細一看,為首者正是老熟人王彥。
原來王彥之前身患重病,幾乎不能起床,趙鼎便和張浚便擔心萬一王彥病故,其軍無人統率,於是二人商議,將王彥所部移屯襄陽府,並由王彥出任襄陽知府兼京西南路安撫使,受岳飛節制。待岳飛移軍襄陽府,作為其宣撫司駐地後,便將八字軍併入岳家軍。
誰料王彥隨後痊癒,而他也久不與岳飛相見,雖然岳飛曾是其部下,如今反受岳飛節制,心中略有些不快,但想到岳飛如今威名更甚自己,也想好好看看岳家軍如何闖出這般威名,於是便順水推舟率所部萬人來到襄陽屯駐,靜待岳飛前來。
此時岳飛遠遠見到王彥在道旁相迎,連忙跳下馬來,快步上前攜起王彥之手說道:“王將軍,數年未見,風采依舊。此番得見尊面,實是嶽某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