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威楚府府衙中,知府高壽清正在府衙與諸將議事,只聽他開口道:“之前派往壽貞將軍處求援的人已經有了回報,說是大軍已經自石城郡返回,我等只要緊守城池,等大軍歸來時,定可將這批賊寇盡數清剿。不過我有個疑問,這些人到底是從何而來?意欲何為?”
這時下首的一員將領開口道:“這些時候末將已經探明,這夥賊寇原本隱藏在祿琫甸的山中,如今突然自山中而來,佔據州縣。據傳言,為首者姓段,自稱是上明帝之後,如今起兵,欲尋高家報當年之仇。”
“上明帝之後?”聽到這個訊息,高壽清陷入了沉思,身為高家要員,這些隱秘事自然是知曉的。當年上明帝段壽輝因疑懼高氏,常心神恍惚、忐忑不安,雖有心除高家而後快,卻無奈實力不足,被高智升與高升泰父子提前發難,最終落得個退位為僧的結果。如今突然冒出個上明帝之後來,這讓高壽清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就在這裡,突然有親衛入內,說道:“稟大人,城外遠處旌旗招展,隱約看是高將軍率兵回援。”
高壽清聞言精神大振,連忙起身道:“快快隨我前去迎接高將軍。”
不多時,高壽清率眾來到城頭,只見下方一支約莫三千的人馬來到城下,向上叫道:“高知府何在?”
高壽清連忙回道:“下官正是高壽清,不知壽貞將軍何在?”
為首那人開口道:“我家大帥在中途遇敵,雖然已經將賊寇擊退,但大軍損傷非小。又恐賊寇趁機攻城,因此派我等先鋒三千人星夜來援,助大人守城。後方大軍約莫明日便可返回威楚府。”
高壽清聞言大喜,連忙吩咐手下開啟城門迎接先鋒大軍入城。這時一名心思縝密的將領低聲說道:“大人,這支人馬身份未明,貿然放其入城恐有不妥。”
此言一出,高壽清微微皺眉,方才自己一心希望援軍,卻未曾多想,如今被部將一提醒,似乎也覺得有些不妥。於是便開口向下問道:“不知將軍可有信物示下?”
下方為首的將領聞言從懷中掏出一塊牌子來,說道:“有末將腰牌在此,請知府大人查驗。”
高壽清命人將那塊腰牌用竹籃傳上城頭來,拿起仔細觀看,只見那塊腰牌是黃銅鑄就,中間陰刻著一個清晰的篆字“高”。一見此腰牌,高壽清的心頓時落入肚子,這正是他們高氏一族將領方能持有的腰牌,斷然是做不了假的。於是他便親自走下城頭,命人開啟城門,自己親自出城迎接。
城門開啟後,高壽清立於道旁,看著那支人馬來到近前,便快走幾步,對為首的那員將領躬身道:“卻是讓將軍久等了,還請隨在下入府衙奉茶。不知將軍該如何稱呼?”
只見那將笑著說道:“知府大人客氣了,末將姓高名寵。”
隨著城外的三千人馬陸續入城,高壽清便安排大軍去往城中校場駐紮,自己則陪著高寵往府衙用飯。
席間,高壽清數次想要問清高壽貞大軍的情況,卻都被高寵婉言拒絕,直言高壽貞只命自己協助守城,餘事一概不許多言。高壽清聞言,只能無奈作罷。
用過飯後,突然有親衛來報,說遠處煙塵滾滾,不知有多少兵馬前來,高壽清聞言大驚失色,急忙上城頭觀望。只見遠方旌旗舞動,煙塵大作,不多時便有萬餘人馬來到城下列陣以待。
高壽清正觀看時,忽見對面陣中拍馬衝出一人,手提大刀來到城下叫道:“高壽清,某乃上明帝之後段清是也,當年你高家掌權,逼我先祖退位,又佈下天羅地網,要將我一門盡數殺絕。幸天佑我段氏,以致不滅。今日段某便要來這高氏興盛之所,掘了高智升與高升泰之墓,鞭其屍以報先祖之仇。若你識機,便獻城來降,當饒你一命,否則定教你城破人亡!”
高壽清聞言臉色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