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的出現,無疑是讓段正嚴看到了希望,因此才將他請到得勝軍中,充當實際的指揮者,而段清,則換成了一個類似於招牌的角色。
當聽段清說完自己的身世,岳飛不禁長嘆一聲道:“自古以來,無數國家都不是亡於外敵,而是亡於內耗。放眼古今,皇帝大能者則臣不佳,臣子強時則皇權弱,一概如此。若有一日,君臣能夠齊心,福澤百姓,則必定天下大治。”
段清也嘆口氣道:“段某乃是粗人,只知為陛下盡忠。但因出身民間,卻也多知百姓疾苦,若果然如丘帥所言,君臣能夠齊心,致力於民,那便是治下百姓之幸也。”
岳飛點點頭道:“俗語道‘興,百姓苦,亡,亦百姓苦。’世間事大抵如此。在丘某心中,所謂天子,乃是天運之子,又是天下百姓之子,而非某一家一姓之子。只可惜,如今儒教盛行,萬民愚昧,千餘年來的祖宗之法非一人之力可變,或許需要許多代人之後方會有在下心中的盛世吧。”說完眼中充滿憧憬地看向窗外。
段清雖然不明白岳飛心中想的是什麼,而且大理本就受中原文化影響極深,對儒教極為推崇,而岳飛所言又是從未有人說過的想法,著實令他有些震驚,此刻見岳飛思考入神,便悄聲退到了門外。
過得些時日,岳飛見威楚府已經安頓妥當,城中百姓也漸漸恢復了生產,於是便留下高寵助段清守城,以防自己不在之時高家突然反攻,而自己則帶了張保和王橫,往青溪山而去。
回到山寨中,見張憲與岳雲等人將山上安排的井井有條,岳飛也頗為欣慰,自己這位弟子在跟隨自己多年後已經有了獨擋一面的能力,行事頗有自己年輕時的風範。更令岳飛吃驚的是自己的次子嶽雷竟然也來到了山上,而且正擔負張憲麾下的參謀。
父子相見,看著嶽雷臉上淡淡的笑意,岳飛也不禁笑了。這些年中,岳雲一直跟隨在自己身邊南征北戰,而家中的重擔則落在了李娃和逐漸成年的嶽雷身上。而自己的這個孩子也令岳飛十分欣慰,自幼便喜讀書,再加上自己一有時間便傳其槍法拳術,使得嶽雷在不知不覺中便成為了一個文武全才的少年。
相比於岳雲的勇武,嶽雷則是更多地繼承了岳飛的智謀,父子二人曾在家中閒時演練曾經發生的戰爭,嶽雷很敏銳地能夠發現各處戰機,有些奇思妙想竟然連岳飛也讚歎不已。因此嶽雷上了青溪山後,張憲便立即將他留在自己身邊。
岳飛上前拍拍嶽雷的肩膀,笑道:“發祥,來到山上可還習慣?”
嶽雷躬身道:“勞父親掛念,習慣的很,又有大哥在此,還能跟隨師兄學習,比在南寧州中無聊強上許多。”
這時張憲開口道:“前些時候高家又派人來了,他可是大大地露了回臉呢。”
岳飛一聽奇道:“哦?不妨說來聽聽。”
接著張憲便將高明貞上山探訪之事仔細說給岳飛聽。原來高明貞在受過高量成指點後,立即帶著一隊親衛備了些禮品一路來到青溪山下求見。
張憲將高明貞迎上山來後,眾人分賓主坐定,高明貞便開口道:“張首領,在下此來一是為探訪當日兄長來時之事,二來想要面見丘先生,有些話要求其首肯。只是不知可否行個方便?”
張憲連忙說道:“高將軍言重了,令兄來到山寨只是盤桓了片刻,然後便有人來通報,隨後便匆匆離去,似有要事在身,因此未能深談。原本我等相約待令兄再來時,我等便親自再去拜見,卻不料現在卻出了這檔子事,實在令人可惜。至於丘先生,如今仍在中原未還,卻令高將軍白跑一趟了。”
高明貞聞言嘆口氣道:“如今大理國內風雨飄搖,暗流湧動,也不知前路如何,張首領坐擁如此山寨,只怕會令不少有心人惦記。”隨後話鋒一轉,又說道:“若張首領信得過高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