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女生小說>重生岳飛之還我河山> 第八卷平滇南英雄潛龍淵 第五百三十八章 君主議會制(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平滇南英雄潛龍淵 第五百三十八章 君主議會制(3) (1 / 2)

段正嚴聽完岳飛的一番話後,久久沉默不肯出聲,而岳飛也識機地不發一言,靜靜坐在一旁。

其實在嶽雷提出讓段氏和高氏相爭,自己則從中漁利時,岳飛雖然表面贊同,但其實內心卻還是略有些抗拒的。或許是自己受《天龍八部》影響頗深,對段譽並無惡感,又或許是段正嚴以上賓之禮待自己,也讓自己對其有一份感恩之情,於是也不願意看到自己親手把原本純樸的大理國攪得戰事動盪,百姓不得安寧,這並非他的理想,也不是他願意做的事情。

因此,在回到威楚府後他仔細思考了許多,突然間一個念頭油然而生,當日自己與段清探討帝王與百姓之時,說到權利,又說到民生,這些結合起來,讓他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便是改變封建君主制,徹底開創一種前所未有的體制。

有了個這個想法,岳飛便開始回憶後世的各類社會形態以及制度,從中篩選適合大理國情的制度。他最初是想實踐一把後世中國的社會主義,但經過仔細思考發現以如今大理的百姓開化程度,實在是難以對抗多年來形成的門閥世家之力,於是果斷放棄了這個想法。隨後他又想到後世漂亮國的純議會制度,但一想到這項制度先不說無法落實,即便能夠落實也會令段氏一脈徹底喪失權利,只怕段正嚴第一個就不會答應。

思來想去,最終岳飛還是將目光放到了曾經風靡歐洲的君主立憲制上。十七世紀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在經歷了短暫的共和制和克倫威爾的“護國主”獨裁之後,英國人最終又回過頭選擇了君主制。

當時的英國社會,階級矛盾、宗教矛盾、民族矛盾交織。資產階級和新興貴族透過海外貿易、殖民掠奪和圈地運動等掌握大量財富,需要在政治制度上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同時普遍推崇基督新教,反對代表傳統專制的天主教。在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時,資產階級獲得了原先由天主教會控制的大量土地,是新教推廣的既得利益者,減少了繁文縟節的新教也符合廣大中下層民眾的利益。另外,蘇格蘭人、愛爾蘭人也常常為反抗宗教專制、保障民族利益與封建王國發生衝突。在這種情況下,君主要想走專制統治的老路已是倒行逆施,但資產階級要想推翻盤根錯節的王權,時機也不成熟,而且已經被實踐檢驗行不通。

最終資產階級終於找到了他們理想的權力代理人:時任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兒瑪麗和丈夫威廉。威廉當時任荷蘭的奧蘭治親王,他不僅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也是外甥,更重要的是,他和妻子瑪麗都信奉新教。於是在收到英國資產階級代表的邀請後,威廉以保護英國宗教、自由和財產的名義率兵登陸英國。

最終威廉的軍隊受到了民眾和地方官員的歡迎。而詹姆斯二世眾叛親離,逃亡法國。隨後上下兩院在倫敦召開聯席會議,請威廉和瑪麗共同統治英國,同時透過一份“權利宣言”。宣言提出人民應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權利”,包括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廢止任何法律、不能徵稅、不能建立常備軍,議會選舉自由、辯論自由等。

而威廉和瑪麗接受了這些要求,成為英國國王和女王,即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這份宣言史稱“權利法案”。而這場變革因為沒有發生流血衝突被稱為“光榮革命”。最終英國王室和議會就國家權力達成了妥協和平衡,隨後又出現了代表不同階層的政黨,避免議會的權力被某一階層濫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十八世紀又出現了首相和責任內閣制,王權一再削弱,逐漸形成後世穩定的君主立憲制度。

而岳飛最終想到這個制度的原因也很簡單,便是如今的大理國和後世的英國所處的情況極為相似,雖然沒有當時的宗教之爭,但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實際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態勢,即使後世沒有蒙古大軍來到,只怕這種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