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點點頭道:“這其二便是陛下已經早無進取之心,當年的雄心隨著後方安定早已煙消雲散,如今的陛下心中只存著臨安這巴掌大的地方,只要自己在宮中醉生夢死,至於前線將士搏殺,百姓生死存亡,卻是與他毫無相干,唯一擔心的便是金人不知道何時興起,再度南侵。因此他極力逢迎,恨不得將整個大宋江山都送給金人,只願金人將其留在臨安,安享人生這幾十年光景。你當他真不知道秦檜與金人勾結麼?只是秦檜能夠給他帶來他意想之中的安寧罷了,因此也便存了心思巴結金人,才放任秦檜至此。你以為當年為何要突然召我入臨安面聖?皆因兀朮傳訊於秦檜,只說若要和議,必先取我性命方可。而秦檜害我的做法,自然也是得到陛下首肯的。”
趙昚聞言大驚道:“竟有這等事?弟子這些年一直不解陛下為何對秦檜百般縱容,今日被恩師一說,方才茅塞頓開。”
這時岳飛接著說道:“如今的陛下,何止雄心全無,便是說句昏庸無能也不算差。你身為王爺,難道便沒有些許打算麼?”
趙昚聞言微微一驚,隨後嘆口氣道:“恩師有所不知,我這王爺卻是個有名無實的主,雖然掌著自己是陛下養子,身份還尊崇,能夠給秦檜使些絆子,但卻是半點實權也無的。不說陛下如今信了秦檜和韋太后之言,一心想要親自生個皇子出來好繼承大統,就連恩平郡王趙璩也隱隱在後宮之中比弟子受寵。因此便是弟子有些打算又能如何?只能在這裡苦等著便罷。”
岳飛微微一笑,想來自己這弟子在臨安城中過得也不甚如意,因此才向自己倒一倒苦水,不過他不以為意,反而問道:“若你能登臨大寶,可能一掃如今朝廷之頹勢否?”
趙昚聽後頓時瞠目結舌,他久在宮中,雖然知道自己乃是皇儲的人選之一,但突然被岳飛問道,卻也驚得不知如何回答,半晌才說道:“如今陛下春秋鼎盛,弟子卻是從未想過此事。雖然這些年弟子也讀了許多書,但因無名無分,又未曾實踐,若說能夠一掃朝廷頹勢卻是有些太過誇大,但至少不會比如今更差便是。”
岳飛笑著點點頭,心想自己這個弟子倒也實誠,果然如傳說中的一般仁厚謙恭。於是開口道:“那嶽某便助你登臨大寶如何?”
趙昚聞言噌地一下站了起來,似乎不敢相信這句話是出自自己敬愛的恩師口中一般,因為在他心中,岳飛忠君愛國,實在是一等一的忠臣,若不是自己熟悉岳飛的一舉一動,只怕要將眼前的人認作是假扮的了。
師徒二人對視了許久,趙昚才緩緩開口道:“恩師若非要做大逆不道之事麼?那恕弟子不能為伍。”語氣雖然緩慢,卻有些斬釘截鐵的味道在裡面。
岳飛伸手示意他坐下說話,見其落座後說道:“莫要擔心,大逆不道之事有許多種,若我果然要起兵謀反,那便不必等到如今了,但這樣只能使得國中大亂,若金人藉機入侵,則嶽某便成一國之罪人也。”
趙昚聞言疑惑地問道:“恩師既然不行大逆不道之事,而陛下如今春秋鼎盛,弟子又如何能夠登臨大寶?”
岳飛笑著說道:“你可知唐肅宗故事否?”
趙昚倒吸一口涼氣,他身為皇家子弟,自然從小便熟讀歷史,這唐肅宗李亨的故事自然是熟知的。
唐天寶十四年,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安祿山麾下大軍近二十萬,一路上步騎精銳煙塵千里,鼓譟之聲震地。其時正值開元盛世末期,大唐國中承平已久,故聽聞東陽起兵,舉國皆驚,面安祿山在河北經營許久,以至於叛軍所經過的州縣,皆望風而降。於是叛軍一路西進,以勢不可當的力量攻陷了重鎮洛陽。隨後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國皇帝,建元聖武,這便是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