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韓世忠詢問,岳飛便念出兩首詩來,一雲:
“烽煙曾繞潤州城,江畔猶聞戰鼓聲。
金甲護身翎羽透,汗巾裹腹鬼神驚。
紅顏凜凜芳名在,青史斑斑血淚盈。
無奈朝中皆鼠輩,難憑英烈定輸贏。”
又云:
“胭脂淡抹出京口,志挽天傾戰楚州。
金山桴鼓威海內,淮水浮圖歿巾幗。
腸流身碎浩氣存,首懸胴曝頑敵羞。
一心只懷男兒志,無限家國往來愁。”
兩道詩念罷,無論韓世忠如何追問詩中意思,岳飛卻只是搖頭道:“此乃天機,若是洩露,反受其禍,以嫂夫人之聰慧,仔細牢記這兩首詩,到時應驗之時或可免卻殺身之禍。”
與韓世忠不同,梁紅玉聽完這兩首詩卻是沉默不語,以其聰慧,自然聽出都是寫她生平,只是詩中兇險之意卻也令她吃驚,若是依詩中所說,自己最後雖會青史留名,但卻身首異處,死狀極慘。
但梁紅玉確是女中豪傑,只是沉默片刻後便舉杯笑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如今還未到生死之時,我等只說今日之事。嶽兄弟良言,妾身記在心中,待得事來之時,再作計較,今日先敬兄弟遠來相助獻計之功。”說罷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岳飛聽了此話,心中不禁讚歎,果然是巾幗英雄,女中豪傑,面對如此境況,仍有如此胸襟,當真令人佩服。於是也舉杯一飲而盡,當夜賓主盡歡,直至二更時分才各自歇息。
兩日之後,金山腳下,韓世忠統領全軍來與兀朮會戰。只見兩軍戰艦無數,會於江中,將整條江面佔住,好不壯觀。韓世忠立於帥船之上,令旗一揮,兩側大艦齊頭並進,直逼兀朮船隊。兀朮不甘示弱,亦使艨艟為前鋒,要與韓世忠大軍撞至一處。
眼見兩軍便要交鋒,只見韓世忠令旗一揮,其麾下右武大夫、成州團練使孫世詢,武功大夫、吉州防禦使嚴永吉各領一支般隊,讓開金軍鋒芒,直取兀朮大軍兩翼。而後大艦上火炮齊射,屯是金軍船隊便陷入一片火海。兀朮前鋒艨艟拼死殺近韓世忠中軍,只見前方萬箭齊發,又被射退。如此往來反覆,金軍前隊被殺得大敗,一戰竟被擊沉數艘大艦,船上金兵皆葬身魚腹。
兀朮在後邊船上觀看,只見箭如雨發,又有轟天火炮打來,把麾下戰船打得七零八落,慌忙下令轉船,從斜刺裡往北而去。此時梁紅玉見戰況膠著,於是踏著雲梯,纖腰一扭,蓮步輕勾,便已經來到桅杆絕頂,離水面有數丈有餘。
梁紅玉在高桅之上看得分明,即將戰鼓敲起,如雷鳴一般。於上方號旗上指揮戰艦。兀朮向北,號旗向北;兀朮向南,號旗也向南。
岳飛此時也率領一船人馬,在東面與金軍交戰,遠遠聽得鼓響,回首正見桅杆上一團火紅,正是梁紅玉一面擊鼓助威,一面指揮四處戰艦逼近金軍大船。不禁在心中讚歎詩中所言果然不虛,這正是:
淮安義女褪紅妝,披甲帶刀上戰場。
擊鼓三通寒敵膽,彎弓一羽落殘陽。
黃天蕩裡迷魂陣,揚子江邊鋼鐵防。
八月狂飆從天降,表傳忠烈萬民傷。
此時鏖戰已有數個時辰,韓世忠看看兀朮大軍敗勢已顯,便一聲令下,四下裡戰船齊動,孫世洵和嚴永吉從東殺上,岳飛與韓世忠之子韓彥直從西殺來,韓世忠則親率中軍大船突入金軍陣營。
三面齊攻之下,兀朮那裡招架得住。手下金兵溺死的、殺傷的,不計其數。這一陣殺得兀朮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得將戰船收擾,使人至韓世忠帥船說道:“我家四郎君願將所掠人畜財物盡數獻上,以求北歸。”
韓世忠冷笑道:“當日約韓某決戰,激吾不可以少勝多,如今為何又來乞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