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女生小說>重生岳飛之還我河山> 第四卷定江南英雄露崢嶸 第二百三十四章 獻俘赴行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定江南英雄露崢嶸 第二百三十四章 獻俘赴行在 (1 / 2)

收復建康的訊息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岳飛也由此名震天下,就連身在越州行在的高宗皇帝得此訊息也深受鼓舞,於是下詔命岳飛前往越州面聖。

而此時的岳飛正在建康安撫百姓,重建新城,金軍既去,但建康慘狀令人不忍直視。徽宗崇寧年間曾有“戶一十二萬七百一十三,人口二十萬二百七十六”,而在岳飛收復建康之時,約有四成死於金軍之手,又有五成被兀朮大軍虜走,城中人口所存十不存一。死屍無人收斂掩埋,曝屍於溝渠、田畝間,任野獸啃食行人踩踏。直至紹興年間,高宗皇帝才下詔“凡虜所破州縣暴骨之未斂者,官府負責招募僧道收斂骸骨”。當時負責的建康知府葉夢得寫成《建康掩骼記》,當中記述了建康之慘烈情景,書曰:

“建康承平時,民之籍於坊郭以口計者,十七萬有奇。流寓商販,遊手往來不絕。建炎已酉冬,敵既大入,十一月壬戌,南渡自溧水徑趣浙,留其偽太師張真奴分兵五百薄建康。宰相杜充率麾下北去,知府事陳邦光以城降敵,由是未盡肆其虐,別築城於西南隅以居,取城中器械、子女、金帛儲之,禁吾民毋得出州城。明年夏回,自浙東五月復至建康,與所留兵合,丙午入城。始,料其強壯與官吏以兵圍守於州之正覺寺,散取老弱之遺者悉殺之,縱火大掠越三日,府署民廬皆盡,乃擁從去。凡驅而與俱者十之五,逃而免者十之一,死於鋒鏑敲榜者蓋十之四。城中頭顱手足相枕藉,血流通道,傷殘宛轉於煨燼之間,猶有數日而後絕者。官軍繼收復。又一年,烏鳶所殘,風雨所蝕,阡陌溝渠,暴骨皆充斥,行者更踐蹙,居者雜臥起,與瓦礫荊莽相半也。紹興辛亥天子在會稽,秋大饗明堂,詔‘凡敵所破州縣,暴骨之未殮者,官為募為僧若道者,收瘞累數至二百則得度。’於是州之寺五得其四,業精勤者二十人,益以貧民之餓者,食而佐之。度城四隅髙原隙地各為穴以待藏。出羨榖二百斛,錢三百萬以給費。為籍日校其所獲以時,檢察之人欣然將樂效力,閱十九日,得全體四千六百八十有七,斷折殘毀不可計以全者,又七八萬,以次入於穴,而城中之骸略盡。”

岳飛面對如此慘狀,著實心痛,一面率眾將士收攏流民,救治傷殘,一面將徐仁召來,協助錢需等官吏一同收拾殘局。當詔書來到時,岳飛不敢怠慢,便將俘虜中的萬戶、千戶裝入囚車,帶著岳雲、張保、王橫並三百人馬往越州而去。

一路無話,岳飛來到越州,將俘虜獻於駕前,高宗皇帝龍顏大悅,正逢浙西、江東制置使張俊也入朝面聖,於是高宗會二人於殿上。

張俊一入大殿,見到岳飛,微笑點頭道:“鵬舉,聞你大破兀朮,收復建康,實乃是天大的功勞。”

岳飛躬身行禮道:“全仗聖上洪恩,張帥用兵,才有建康大捷,因此鵬舉不敢專功。”

高宗皇帝和張俊見岳飛謙恭有禮,雖有大功卻不居功自傲,於是在心中不住點頭。

隨後高宗皇帝又仔細詢問了牛頭山四戰兀朮,靖安鎮破敵之事,岳飛一一細說與眾人聽。當聽到高寵獨挑十輛鐵華車,累至脫力時,朝堂上君臣無不倒吸一口涼氣。高宗讚道:“有此勇將,何愁金人不破!”又命人取來紙筆,於御案上手書“武運昌盛”,又書“精忠岳飛”共計八個大字,命內侍送去繡衣坊,依字樣繡成兩面旌旗,要贈予岳飛。

岳飛連忙跪地謝恩,一旁張俊笑道:“鵬舉,聖上待你恩寵有加,便是我征戰多年,也不過只得聖上數卷手書,旌旗一面而已。自今日起,你當率岳家軍盡忠報國,驅逐韃虜,以報聖恩。”

岳飛點頭稱是,高宗皇帝今日龍心大悅,又命岳飛將功勞獻上,依功封賞其麾下諸將。

待得一切事畢,正要退朝之時,張俊說道:“如今金人大軍北歸,只怕不日還要前來,鵬舉之才大有可用,望陛下準其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