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趙立決心死守楚州城之時,岳飛也收到詔諭,命其起兵救援楚州城。其時岳飛剛剛率大軍來到江陰,但恰逢舟船不濟,急切不能渡江,岳飛知楚州戰危,不可多待,於是率輕騎數百先自往泰州,命陳淬率大軍隨後徑往。
岳飛來到泰州,人不卸甲便來到泰州府衙,待城中守將檢視了詔諭印信後便收其虎符,命大軍集結於校場之上。
當大軍來到後,岳飛立於點將臺上,朗聲道:“吾乃岳飛是也,今受聖上新點為此州知州,如今楚州被金軍圍攻,形勢危急,而楚州與泰州唇齒相依,故聖上詔諭我率兵入援楚州。今日急招諸位來此,便為此事。不過嶽某一向治軍嚴謹,想必諸位也多有聽聞。若想於我麾下從軍,便要先行想好,嶽某也知諸位多為熱血男兒,見金人肆虐,故以身報國。不過只怕其中也有混得一日便算一日之人存在。因此嶽某今日便要再問諸位一句,可願與嶽某共生死,驅金賊,復山河否?”
下方泰州將士亦久聞岳飛大名,如今聽其訓話,自然群情振奮,因此當岳飛問出這番話時,下方諸將士齊聲呼應:“願與將軍共生死!”
岳飛點頭,又命張憲將“三律八戒”於臺上宣讀,而後說道:“此乃嶽某軍規,若有因軍紀嚴格而不願從軍者,嶽某將發餉銀遣之歸家,但若是留在此處,便需牢守軍規,莫要做出事來,刀斧加身之時方才後悔。”
見眾將士默然,岳飛便命張保與王橫各執一柄大旗於臺下站定,上面正是高宗皇帝御筆親書的八個大字“武運昌盛、精忠報國”,而後說道:“願入我岳家軍者,上前立於此旗下,不願留者,去往一旁,自有人發還餉銀,請自歸家。”
此時下方議論紛紛,少頃便有將士往旗下聚積,之後旗下之人愈多,只有少數面露慚色,立於校場一邊。
見眾將士已經分邊站定,岳飛命人將城中軍馬全數牽來,立於校場中,又命人豎立草垛,命眾軍士於百步外集射箭垛十輪,中的多者,便可上去自擇軍馬一匹。
待得眾人射罷,岳飛又親挑百人出眾者,賜重甲五十副,軟甲五十副予之,分作四隊。命張憲領一隊,岳雲領一隊,高寵領一隊,自己親領一隊,常置左右,以為親軍。
待得一切安頓妥當,岳飛命諸將引所部各自歸營,又過兩日,宜興大軍也在陳淬帶領下來至泰州。休整一日夜後,岳飛留下陳淬總領軍事,徐仁和李春協助政事,留守泰州。自己則率大軍八千,並一眾武將,徑往楚州救援。
大軍一路行至承州,見城上金軍旗幟遍佈,探馬報知薛慶已死,金軍佔了承州,為首者是完顏撻懶帳下大將高太保,所率大軍有金軍、漢軍合計兩萬有餘,佔定城池,把守要道,以阻來援之軍。
岳飛扎住營帳,喚眾將入內議事,見眾人來到,岳飛開口道:“如今敵眾我寡,若是於平原處與其交戰,只怕便是得勝,對我軍損耗亦是極大,因此我有一計,可取承州。”說罷,將計策細說於眾將,皆點頭稱是。
次日清晨,高寵提五百輕騎出營往西去,又過一個時辰,張憲與岳雲又率步卒一千往東而去,再過一個時辰,便有牛皋、王貴、傅慶率二千人馬向江邊退去,而岳飛則率大軍向承州進逼,做出要攻城之勢來。
城中守將高太保為人勇武,手中一柄開山斧,於完顏撻懶帳下屢立戰功,如今坐鎮承州。如今正在帳中議事,忽有探馬來報,說是見到有宋軍於城外數里外駐營,又見數隊人馬往江邊而去。
高太保沉思片刻說道:“宋軍遠來,想必是要馳援楚州,監軍大人命我等駐紮於此,定不可讓其輕鬆渡江。”說罷點起人馬,便出城來與岳飛交戰。
高太保一路出城,正逢岳飛率中軍往城下進逼,兩軍見面,也不答話,岳飛一聲令下,便率大軍衝殺過去。
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