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和餘化龍率騎兵於混亂的賊兵中突入中軍,徐慶揮舞狼牙棒力砸姚達、餘化龍則挺槍刺向饒青。
姚達以長槍一接徐慶狼牙棒,便感覺雙臂一沉,心道不好,但此時若退,則士氣盡失,若是衝不出包圍,只怕今日就要喪身於此。想到這裡,只得奮勇與徐慶佔在一處。
而餘化龍對陣饒青,手中亮銀槍使得如毒蛇一般,專揀其要害刺擊,饒青使開大刀,卻是滿眼都是槍花,也不知該如何抵擋。未及十合,二馬錯鐙時,餘化龍看準饒青破綻,揮槍往其後背一砸,喝聲:“去!”饒青便覺得後背如遭雷擊,一陣劇痛襲來,“噗”的一口鮮血便噴將出來,而後兩眼一黑倒落馬下被官軍所俘。
拿下饒青,餘化龍又揮槍殺向姚達,而姚達一人面對徐慶便已不支,此時再有餘化龍助戰,更是左支右絀,破綻百出,數合之後被徐慶看準時機,一把提了過來,又狼牙棒壓住脖頸,動彈不得。
賊首已敗,其餘賊兵在岳家軍和建昌軍士追殺下四散潰逃,逃不出的,或是被就地格殺,或是坐地而降。原本的萬餘賊兵竟然有半數投降,其餘或死或逃,戰場之上,頓時為之一空。
賊兵已定,徐慶與顏孝恭率領一隊人馬打掃戰場,而餘化龍則和郝晸一道率另一隊人馬將戰俘武裝盡數解除,歸擾一處,嚴加看守。
打掃完戰場後,四將滿載歸城,建昌知軍大喜過望,治酒犒賞三軍,城中百姓聞訊亦敬岳家軍如同神明。經此一役,邵武軍的範汝為聽到訊息後無奈嘆道:“岳飛在建昌,吾無望矣!”於是建昌軍境內環境為之一清。
而就當岳飛各處討賊屢戰屢勝之時,其上司神武副軍都統制辛企宗卻是極為不順。在建炎四年時,因有擁立之功,又因其一家皆是當時名將,因此高宗皇帝欲將其任為節度使,趙鼎以他非有軍功之故,不能服眾,因此與高宗皇帝爭執不下。高宗皇帝因趙鼎觸怒龍顏,詔其累乞宮祠,可本職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免謝罪。
趙鼎被免之後,高宗皇帝仍然堅持要任用辛企宗,但參知政事謝克家勸道:“企宗非有大功,今驟命之,是使鼎得名,企宗得利,而陛下獨負謗於天下後世也。”於是高宗皇帝這才罷休。
隨後因範汝為作亂於建州,先是攻陷建陽縣城自立,聲威大振,高宗皇帝於是派李捧前去平叛,又命福建帥臣程邁聚集官兵討伐。誰知範汝為所率叛軍一戰將李捧等人所率官兵幾乎打得全軍覆滅,李捧僅以身免。
隨後範汝為叛軍又利用自身熟悉地理環境的優勢,屢敗官軍,形勢一片大好,於建州立足,頗得民心。高宗皇帝見其勢壯大,於是又派辛企宗所部萬餘人馬前往鎮壓,卻不料辛企宗此人畏敵如虎,遠不及其兄弟辛興宗勇武,來到邵武軍後便沮軍不前,最終被範汝為率兵擊破於回源洞前。
數戰不利,高宗皇帝便遣朝請郎謝鄉和修職郎陸棠兩人一同去招安範汝為。最終詔諭範汝為為武翼郎,兼任福建民兵都統領,並命其受辛企宗的節制。
範汝為雖然表面上歸降了朝廷,但卻沒有解散叛軍,依舊擁兵自重,對於辛企宗的節制更是置若罔聞,而後高宗皇帝詔諭其將叛軍解散歸農,使其入行在聽封。但範汝為拒不受命,反於冬初攻克政和縣又兵臨建州城,建州守臣王浚明棄城逃跑,使得叛軍聲威更盛,百姓聚焦十餘萬人。
面對範汝為如此聲勢浩大的叛軍,辛企宗則是毫無辦法,於邵武軍再次被範汝為打得大敗而歸,還因此而失了邵武軍。這才震動江西安撫大使李回,命岳飛前來支援建昌軍。而辛企宗則因屢戰屢敗,被高宗皇帝遷怒,免去了神武副軍都統制一職。
而此時岳飛連戰連捷,於各處討伐叛軍皆有所獲,又坐鎮建昌軍,使得範汝為不敢輕動,因此高宗皇帝降下詔諭,著岳飛所部神武右副軍升格為神武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