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訪美散記> 第10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部分 (1 / 4)

著倒V字形石子地的邊緣向上,卻長出了二條矮小的松木林,右邊的一條格外茂盛些,到下面一點就與右側山體上的松樹連成了一片松樹林了;倒V字的碎石子地帶中,也稀疏地長出了些矮小的松樹;山體腳下茂盛的松樹林又與右側山體上松樹林連成了一片,蒼翠欲滴。屹立在拉什莫爾山頂部突出位置上的總統巨像,頭頂一片藍天,飄動、變化的白雲,像一朵朵祥雲一樣環繞在四周;四位總統的雕像,神采奕奕,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眺望著遠方,似乎與我們同在關注著美國和世界的發展,歷史的進步!

四位總統,華盛頓,是聯軍總司令,親手締造了自由民主、充滿活力的美國,以後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被美國人尊之為“國父”;傑斐遜,是舉世聞名的“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美國第三任總統,在任期間向法國購得了路易斯安那地區,使美國當時的領土面積增加了將近一倍;林肯,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在任期內,1861年透過發動為期4年的美國南北戰爭,捍衛了美國聯邦政府的統一。同時,從根本上廢除了奴隸制;羅斯福(或稱老羅斯福,以區別於二戰期間任職的小羅斯福總統),他是第二十六任美國總統,一般人對他都不很熟悉,在任期間促成了巴拿馬運河的建設,推動了勞工保護和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的實施,並獲得過1906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美國人很欣賞羅斯福總統,在1986年的大規模總統排名民意測驗中,他名列第五;博格勒姆對他更是情有獨鍾。他當總統不像總統,在任期內,照樣參加拳擊比賽,甚至為此左眼受傷,視網膜脫落;卸任後,也不甘寂寞,又赴非洲、巴西進行探險旅行。為了整個畫面的協調,他的雕像被安排在傑斐遜和林肯二位總統之間。四位總統的雕像,只有華盛頓的雕像是帶胸像的,而且頭部是圓雕,從衣領部分逐漸向浮雕過渡;其餘三位總統的浮雕像,頸部以下的橫線是連貫的,隱去了三個人的胸肩,彼此融為一體,加強了雕像之間藝術意蘊的聯絡。

四位總統巨像的佈局,不但要考慮形象搭配的藝術效果,更多是受制於山石內部暗藏的裂紋和瑕疵。石雕的構圖,往往要根據隨時發現的岩石內部結構問題,不斷地調整。據悉1930年7月4日,即美國國慶節那天,華盛頓的雕像首先完成了;以後,傑斐遜的雕像,因岩層的內部問題,一變再變,直到1936年8月30日才告結束;林肯和羅斯福的雕像,分別完成於1937年和1939年;4座雕像完成後,雕像整體的藝術處理,以加強雕像彼此間的聯絡,使這組雕像更加協調統一,也頗費周折。工程未竟,格曾。博格勒姆於1941年3月仙逝人間,以後,小博格勒姆繼承父親的遺志,於同年10月份最終完成了這項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

總統巨像工程的艱辛和複雜,毋容置疑,明眼人一看便知:首先,這必須是露天的高空作業;其次,雕像的尺寸很大,面孔高度18米,鼻長6米,比埃及獅身人面像的面部還要大一倍;再者,拉什莫爾山的哈尼峰花崗岩特別堅硬,雕琢起來很困難,山體岩石內部看不見摸不到的內在裂紋和瑕疵,還造成雕像總體方案迫不得已地不斷變動,使工程的施工難度,更是難上加難。但凡觀賞過總統巨像的人,無不為之驚歎不已,景仰之至!

總統巨像的雕刻過程,凝聚著博格勒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為了做到形神兼備,還原每一位總統活生生的精神風貌,製作石膏模型,他查閱了所有相關的繪畫、攝影照片和介紹;在此基礎上,再融合進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活化了拉什莫爾山的四座總統雕像,將花崗岩雕像變成了真正賦有生命力的藝術品。

同時,巨像的雕刻過程,也無處不滲透著科學技術的力量。首先,山體巨像的製作,是按模型以1比12的比例,用儀器依照立體幾何的計算方式放大施工的。其次,也是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