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部分 (1 / 5)

熱過重的表現。

溼熱體質暖心穴位———曲池穴、承光穴

對付溼熱有兩個特效穴位———曲池穴和承光穴。

曲池穴

我們有時由於飲食不慎,風寒感冒,或者別的原因,遇到腹疼如絞、上吐下瀉等情況。此時,只要按摩曲池穴,就能夠使症狀得到緩解。關於曲池穴, 《針炙甲乙經》雲:“傷寒餘熱不盡。胸中滿,耳前痛,齒痛,目赤痛,頸腫,寒熱,渴飲輒汗出,不飲則皮乾熱。目不明,腕急,身熱,驚狂,躄痿痺重,瘈瘲,癲疾吐舌,曲池主之”; 《千金方》雲:“耳痛。舉體痛癢如蟲噬,癢而搔之,皮便脫落作瘡,灸曲池二穴,隨年壯,發即灸之神良”; 《金鑑》雲:“主治中風,手攣筋急,痺風瘧疾,先寒後熱等症”。

命名:曲,隱秘、不太察覺的意思;池,指水的圍合之處、匯合之所。“曲池”指此處穴位的氣血物質為地部之上的溼濁之氣。此穴物質為手三里穴的降地之雨氣化而來,位於地之上部,性溼濁滯重,猶如霧露,為隱秘之水。它也被稱為“鬼臣穴”、“洪池穴”、“陽澤穴”

陰虛質(4)

部位:屬手大腸經脈的穴道,屈肘成直角,在肘彎橫紋盡頭筋骨間凹陷處。

主治:1。 此穴對大腸功能障礙、腸炎、肚腹絞痛等,有很好的保健調理效果;2。 可以清熱解毒,緩解面板過敏、奇癢難忍、或被蚊蟲叮咬之後的紅腫狀況,並能夠涼血潤燥;3。長期按壓此穴,對結膜炎、眼瞼炎、蕁麻疹、溼疹,齒槽出血、甲狀腺腫等疾病,有很好的調理保健效果;4。 現代中醫臨床常用來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等;5。配血海穴、足三里穴,治療癮症;配手三里穴治療上肢不遂症;配太沖穴、大椎穴治療高血壓;6。 配合谷穴、外關穴等治療感冒發熱、咽喉炎、扁桃體炎;配合谷穴、血海穴等治療蕁麻疹;配肩髃穴、外關穴等治療上肢痿痺。

自我取穴按摩法:1。正坐,輕抬左臂與肩高,手肘內屈,大約成直角;2。右手輕握左手肘下,大拇指彎曲,用指腹垂直掐按,有痠痛感;3。先按壓左手,再按壓右手,每次各按壓1~3 分鐘,早晚各一次。

承光穴

這個穴位的名稱出自《針灸甲乙經》“在五處後二寸”,在《千金方》和《素問·刺熱篇》中,均作“一寸”,《銅人腧穴針灸圖》和《針灸資生經》中,作“一寸五分”。據醫典古籍記載,這處穴位具有醫治風眩頭痛、欲嘔煩心、多清鼻涕、鼻塞不聞香臭、口歪、目眩、目翳、青盲、目視不明等疾患的作用。此外,這個穴位還能夠讓人全身放鬆。在長時間從事緊張的工作之後,或者在進行了劇烈的運動之後,如果身體感到疲乏不堪,就可以按摩承光穴,能夠使身心放鬆下來。在夫妻行*之前,相互按摩承光穴,有助於使對方得到放鬆,並快速達到性興奮。關於這個穴位的作用,《針炙甲乙經》雲:“熱病汗不出,青盲遠視不明”; 《銅人腧穴針炙圖》雲:“治風眩頭痛”;《大成》雲:“主目生白翳”。

命名:承,受的意思;光,亮、陽、熱的意思。“承光”的意思是指膀胱經氣血在這個穴位進一步受熱脹散。此處穴位物質是從五處穴傳來的涼溼水汽,到達本穴後,進一步受熱脹散,猶如受之以熱一樣,所以名“承光”。

部位:這個穴位在人體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寸,旁開寸處。

主治:1。按摩這個穴位,具有清熱明目、祛風通竅的作用;2。按摩這個穴位,對頭痛、目眩、鼻塞、熱病具有特殊的療效,能夠使疾患的症狀得到改善;3。長期堅持按壓這個穴位,還能夠對面部神經麻痺、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內耳眩暈症等疾病,具有明顯的治療和調理作用;4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