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俄羅斯文明誕生以來,就處於嚴重的地緣困境之中——從地理上看,俄羅斯是一個難以防禦的國家,大部分國家的核心區,都有一定的地理屏障,用以建立防禦線。而俄羅斯的核心區從中世紀的莫斯科大公國延續至今,周圍並沒有山川、海洋等為其提供保護,其國防策略主要不是靠地形上的障礙,而是靠惡劣的氣候耗盡敵人的力量,這種對自身損傷極大的焦土戰略防禦方式,使得俄國在歷史上飽受各種苦難的蹂躪。
歷史上,對俄國的入侵主要來自兩個方向:歐亞大草原和波德平原,前者如蒙古人和更早的匈奴人,後者如條頓騎士團、拿破崙、德意志第一帝國、納粹帝國——蒙古人的入侵和被驅逐,讓俄羅斯文明在血與火的鍛鍊之中逐漸形成,而對歐洲敵國的防禦,則是靠一次次的大踏步撤退和焦土政策,最終以慘勝告終。
為了彌補自身防禦上的弱點,對於俄國來說,擴張就是最好的防禦——要一直擴張到山腳下與海岸邊才行。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俄羅斯國家,都很難指望天然屏障來保護自己,雖然北方有北極冰海的保護,南方以黑海…高加索為防線,但國土的東西兩面卻是門戶洞開,一片坦途,無險可守。
面對東西兩面的軍事壓力,俄國就需要不斷的擴充套件緩衝區,靠消耗和時間來贏得勝利,但佔領大量緩衝區需要駐軍、內務警察、情報部門來維持統治,迫使俄國一邊需要不斷向外擴張,一邊需要對內集權甚至推行恐怖政策……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俄國人終於向東擴張到了太平洋沿岸,保證了核心腹地的東線安全。但在西線,卻僅僅推到了波蘭,就再也推不動了——按照絕對安全的標準,需要一路征服到法國才行!
雖然俄國人一直在將自己的邊界盡力向西推進,壓縮對手的空間。但這實在太艱難了,因為西邊就是歐洲列強的腹地,打破頭也未必能贏。而且,即使俄國人真的僥倖征服了全歐洲,一路打到了法國,在多佛爾海峽洗軍靴,俄國也沒有足夠的人口來消化如此龐大的版圖,甚至在現有的版圖之中,俄羅斯民族的比例也僅僅勉強超過了總人口的一半,宗教和民族問題亂成一團麻,內部維穩壓力遠比其它列強大得多。
可見,俄國這種政治重心與經濟重心分離,且經濟重心為其他民族所佔領的狀況,使俄國只能以集權高壓制度來統治,而經濟重心既靠近戰爭前線,又無天險可守,導致一旦戰敗就很容易經濟崩潰和國家瓦解。
——俄羅斯地緣戰略的核心問題在於,因為腹地敞開,無險隘可守,必須需要靠大幅度的擴張攻勢來保持帝國的安全,但過度的擴張又導致消化不良,進而產生內部安全問題和解體的風險,以至於需要強硬的政治體制來維持帝國的存在,而當體制崩潰或強敵入侵時,內部的區域解體和國家安全問題就會同時爆發。
但是,在三戰爆發,全球核爆的背景之下,克里姆林宮卻發現這一地緣戰略困境居然有了解決的辦法:如果國境線以西的歐洲大陸,跟黑非洲一樣愚昧落後,跟西伯利亞一樣人煙稀少,那又會怎麼樣呢?
——這樣的話,蘇聯就能夠像羅馬人征服地中海世界一樣,僅憑較小的腹地就建立起一個超級大帝國!
在古羅馬帝國建立的時候,羅馬的人口並不算多,文明程度也不如迦太基人和希臘人,但是卻憑著並不算大的義大利半島,四面出擊,無往而不利。一邊從希臘人那裡學習文明和技術,一邊拿野蠻民族當靶子練手,同時憑著相對較高的文明水平,融合周邊各個民族,最終統治西方五百年之久。
現在蘇聯的局勢,也跟羅馬帝國初創的時候有些類似——蘇聯本身已經站在了世界之巔,不再需要從歐洲先進國家的文明之中吸取養分來發展自己,只需要成功地融合它們,就能一步登天:為此,就有必要讓其它的歐洲國家統統變得